堪察加柳莺
英文名:Kamchatka Leaf Warbler
学名:Phylloscopus examinandus
【简介】
堪察加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examinandus),属于雀形目、柳莺科、柳莺属。最初被认为与极北柳莺同属一种,但现已确认为独立物种。其体重约在9至13克范围内,体长约13厘米。分布于包括南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岛、千岛群岛、北海道东北部的北方针叶林和林缘地带,越冬于印度尼西亚。
【外形特征】
堪察加柳莺的羽毛色较为单一,上体呈橄榄绿色,而下体偏灰黄,色泽较暗淡。该物种体型略大,头部和背面略显暗色,较之极北柳莺和日本柳莺,其头顶和背部的橄榄绿色更偏暗。喉部和腹部的颜色也稍显灰暗,黄色更淡。
【鸣叫特征】
堪察加柳莺的鸣叫声相对低沉,为“喳”声。鸣唱声则由一系列较破碎的啾嚓声组成,并非连续高音,这一点与极北柳莺有所不同。
【生活习性】
堪察加柳莺在非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菲律宾南部至巴厘岛和小巽他群岛。春季迁徙期通常在5月至6月,秋季迁徙期为8月中旬至10月初,途经中国、日本、韩国等地。其主要食物来源为小型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并且通常单独或成双觅食,有时会与其他种类混合形成觅食群落。
【繁殖习性】
堪察加柳莺的繁殖季节一般在6月末至8月。其巢多置于森林植被的地面上,接近树根处,用草茎、芦苇、苔藓、植物纤维和嫩枝构成。每窝产卵5至6枚,孵化期约为14天,由雌鸟承担孵化重任;雏鸟离巢期为13至14天。
【保护状况】
堪察加柳莺被列入《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生态环境保护级别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除上述主要分布区域外,该物种还可在中国的一些地区观察到,如江苏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也已记录到堪察加柳莺的分布。2021年7月18日,首次在芬兰Enontekiö的Kilpisjärvi观察到堪察加柳莺,这是该物种首次记录在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