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柳莺
英文名:Emei Leaf Warbler
学名:Phylloscopus emeiensis
【简介】
峨眉柳莺是一种体长约为11-12厘米的小型偏绿色柳莺,属于雀形目柳莺科柳莺属。这种鸟类具有亮黄绿色的上体和两道醒目的黄色翼斑,在下体为白色,并具有淡黄色的眼眉和清晰的顶纹。它们仅生活在中国特定地区,尤其在四川、云南、贵州及广东等地亚热带阔叶林或海拔高度可达1900米的区域。
【外形特征】
峨眉柳莺长11-12厘米的体型使它们的头部特征极为明显。这种柳莺顶冠颜色偏灰绿,顶纹显眼。两侧耳羽带淡色暗斑,背部为淡绿色,并且翼位与尾部主要颜色都是绿色。中间覆盖羽和大型飞羽的端部呈现出淡黄色,形成显著的黄色翼斑,这是它们的一大显著特征。下体偏白色,尾部下端呈非常浅的黄色,虹膜呈现深棕色,上喙呈黑色,下喙为橙色,脚爪则是粉灰色。
【生活习性】
峨眉柳莺常常栖息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阔叶林,特别偏爱次生或重新养殖的森林环境。觅食时,它们主要在树冠层和灌木层活动,以昆虫为食。振翅快速而活泼,不同于冠纹柳莺的缓慢交替方式。
【鸣叫特征】
它们的鸣叫特征主要是清晰的啭音,频率约为4-6千赫,持续约3-4秒,并且每只雄鸟可能有多种曲调。声音轻柔且独特,被认为是其在繁殖季节标识领地和吸引雌性的有力工具。
【繁殖习性】
繁殖观察表明其繁殖从四月中下旬开始。雄性会通过歌唱来选择领地和吸引雄性,其他方面的繁殖行为和确切繁殖情况仍然缺乏数据支持。
【外型辨识】
峨眉柳莺被列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单》(IUCN)为无危物种(LC)。
【保护状况】
峨眉柳莺主要栖息在1000至1900米海拔之间的亚热带阔叶林中,在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等地区繁殖,并在冬季迁移到更低海拔的地带。其在缅甸东南部的非繁殖期也有分布记录。因此,这种柳莺的旅行范围从高海拔向低海拔迁移,这也是它们生活习性的体现。
【物种区别】
与类似的冠纹柳莺相比,峨眉柳莺的顶纹对比度较低且侧顶纹更为浅淡。此外,其鸣声和羽毛纹理也使其与其他柳莺如白斑尾柳莺和冠纹柳莺有显著区别。通过这些细致的特征,可以很容易地将峨眉柳莺与其他相关物种区分开来。
【地理分布】
峨眉柳莺被列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单》(IUCN)为无危物种(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