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柳莺科 > 柳莺属 > 棕眉柳莺
棕眉柳莺

棕眉柳莺

英文名:Yellow-streaked Warbler

学名:Phylloscopus armandii

【简介】
棕眉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armandii)也称黄纹柳莺,因其橄榄色调的体羽和显著的白色长眉纹而著称。

【外形特征】
体型小巧,体长在12至136毫米之间,体重在9至12克左右。上体羽毛为橄榄褐色,头顶、颈、背、腰和尾上覆羽都有微绿色色调,飞羽及尾羽为暗褐色,有浅绿褐色边缘。眼上方有一条尖锐的深色眉纹,下体呈白色底色,黄色纵纹细长密集,尾下覆羽呈淡黄褐色。喙尖且钝,腿色淡灰。

【生活习性】
偏好栖息于海拔3200米以下的中低山区及丛林地带,尤其在针叶林、并与杨桦林相邻的地区。非繁殖季节可能降至1500米以下的平原或丘陵地带生活。它们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在繁殖季节时也可以见到群体行为,用餐时则较为聚群。

【鸣叫特征】
棕眉柳莺的叫声由一系列快速的颤音组成,伴有尖锐的“tink”声。研究中收集了2002、2005、2007年间在甘肃莲花山等多个保护区的数据,共获取了由18只鸟发出的约从108秒鸣唱记录中总结出来的特征。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在5月和6月,每窝可产4-5枚卵。繁殖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包括内蒙古、河北、北京等地,越冬时南迁至云南和东南亚北部,比如缅甸、泰国及老挝等地。

【外型辨识】
棕眉柳莺体型小巧,上体羽毛为橄榄褐色,头顶、颈、背、腰和尾上覆羽都有微绿色色调,飞羽及尾羽为暗褐色,有浅绿褐色边缘。眼上方有一条尖锐的深色眉纹,下体呈白色底色,黄色纵纹细长密集,尾下覆羽呈淡黄褐色。

【物种区别】
无相关描述内容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连续评估,这种鸟类被归类为"无危"(LC)群体,但仍然被列为中国重点保护的有益、有重要经济价值、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

【地理分布】
繁殖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包括内蒙古、河北、北京等地。越冬时南迁至云南和东南亚北部,比如缅甸、泰国及老挝等地。我国是棕眉柳莺唯一繁殖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