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霸鹟科 > 姬霸鹟属 > 米州姬霸鹟
米州姬霸鹟

米州姬霸鹟

英文名:Minas Gerais Tyrannulet

学名:Phylloscartes roquettei

【地理分布】
米州姬霸鹟主要分布在巴西东部,涵盖巴伊亚州南部至米纳斯吉拉斯州中部,部分扩展至戈亚斯州东部及部分巴伊亚州南部。

【外形特征】
体长约12厘米,体重约为8克。其显著特征包括橄榄绿色的上体、黄色的下体,以及两条黄色翼斑。此外,头部具有显著的浅褐色到橙褐色眉纹和超眼纹。另外,可见薄而断断续续的淡色眼环以及带有黑色的侧冠纹。耳朵部分呈现黄绿色,边缘为暗黑色。翅膀底部较为暗淡,且翼斑明亮黄色,尾巴同样为橄榄绿。虹膜颜色可能偏棕色且嘴尖长呈黑色,下颚基部灰白色。雌鸟与雄鸟外观相似,而幼鸟体色几乎与成鸟无异。

【鸣叫特征】
其鸣叫声是一连串快速而高度的音符,初音可能会稍大且更高。单独音符则类似于快速鸣唱时的音符。

【生活习性】
米州姬霸鹟偏好生活在热带干燥森林、画廊森林以及高大的落叶灌木丛中,特定栖息地常靠近河流。常以家庭或成对形式活动,且一生高度活跃,似乎不愿加入其他混合种群。觅食时,通常可在树冠层发现它们的身影;偶尔也会降落至离地面2-3米有密集叶子的树丛中捕食。

【繁殖习性】
该物种有羽毛的幼鸟在12月和2月出现,标志着它们的繁殖期可能发生在10月和11月。巢通常呈将近球形,直径约为10厘米,宽6-7厘米,有一个短的入口管。巢材料由细根、枯枝、地衣、一些草质或其他植被,以及少量枯叶构成。巢通常建在离地面约10米的小树枝尖端上。巢一般位于溪流旁的树上,距离白蚁丘不足1米。繁殖过程由两只成鸟积极建造并取材完成,仅从附近或地面获取素材。

【外型辨识】
通过橄榄压及黄色面部特征,以橄榄绿色上体及下部黄色特征为显著标识,同时识别出具有两个黄色翼斑的特征。与其他姬霸鹟之类别相比,米州姬霸鹟通常体型较小,更喜欢在较高树层活动。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米州姬霸鹟目前被列为濒危物种,学名为EN(Endangered)级别。这一分类反映了该物种在野外的主要威胁如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带来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