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伊姬霸鹟
英文名:Bahia Tyrannulet
学名:Phylloscartes beckeri
【简介】
巴伊姬霸鹟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雀形目霸鹟科鸟类,其学名是*Phylloscartes beckeri*。这种鸟类广泛分布于巴西东部的巴伊亚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东北部,在海拔750至1200米的高海拔湿润森林中被发现在原生林和老次生常绿林中活动。
【外形特征】
巴伊姬霸鹟的体长约12厘米,体重在7.5至9克之间。这种鸟类体色呈现出典型的橄榄绿色背部,头部中央的冠羽略带灰色,眼缘淡黄至奶油色,眼线带暗,形成模糊的耳羽新月形标志。喉咙呈浅灰白色,带有淡黄色斑点;胸部和腹部则更加偏向黄色。虹膜为深棕色,喙呈淡棕色,尖而长,底部三分之二为珍珠白色;腿为浅灰色。雄性与雌性的外观相似,未详细描述过幼鸟外形。
【生活习性】
巴伊姬霸鹟常与混种群鸟共同活动于高海拔森林的树冠层。它们积极地觅食,扫描树叶的表面以捕捉或悬停捕猎飞虫。这种鸟类会对树冠上的昆虫进行快速捕食,一有机会就会将尾巴翘向水平或几乎垂直地摆动。
【鸣叫特征】
它们会发出一系列柔和而短促的“tik”音节作为联系叫,同时也会鸣唱一些较为复杂的声音,声音轻柔且带有多次颤音变化。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也就是9月至次年2月期间,巴伊姬霸鹟会进行繁殖活动。然而,具体的繁殖行为细节还未被记录。
【保护状况】
巴伊姬霸鹟的全球分布面积不超过约1500平方公里,这种鸟类受到农业和牧草业扩张导致的森林丧失的威胁。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 2009年的鸟类红色名录,巴伊姬霸鹟被列为“濒危”物种(EN)。
【地理分布】
巴伊姬霸鹟的栖息地仅限于巴西东部的一部分,包括巴伊亚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东北部的特定区域。据报道,它们不会超出这一有限的地域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