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旋木鹎
英文名:Icterine Greenbul
学名:Phyllastrephus icterinus
【简介】
小旋木鹎(Icterine Greenbul,学名:Phyllastrephus icterinus)属于雀形目鹎科旋木鹎属,是一种色彩较为丰富的绿鹎种类。
【外形特征】
其外形特征呈现橄榄绿色的背部,淡黄色的腹部以及赤褐色的尾巴。体型略小于泽氏旋木鹎。雄、雌及幼鸟的羽毛颜色相似,而幼鸟的色彩通常较暗。此外,小旋木鹎尾羽和上尾覆羽相较于泽氏旋木鹎更显红色。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的中下层,常见于小群落,如混合物种的群体中。小旋木鹎活跃于低地森林、旧次生林、沼泽森林和森林草原镶嵌地带,通常活动高度在2至15米之间。
【鸣叫特征】
主要鸣叫声由一系列鼻音构成,加速后减速,与泽氏旋木鹎的声音有所区别。
【繁殖习性】
繁殖期大约从10月开始,持续到翌年4月。在繁育期间,小旋木鹎会筑巢于灌木、灌木丛或藤蔓近末端的水平枝条上,巢呈吊篮状,由干燥的叶子、树枝和菌丝构成。每次产卵2枚,有时1枚,孵化期为14天。幼鸟在离开巢穴的最初几周里,主要由双亲共同喂养。
【外型辨识】
小旋木鹎曾与泽氏旋木鹎因外观相似而存在分类混淆,但现在已经明确区分开来。
【物种区别】
从分类学的角度来看,小旋木鹎曾与泽氏旋木鹎因外观相似而存在分类混淆,但现在已经明确区分开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入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物种。
【保护状况】
小旋木鹎的地理分布主要位于西非和中非,具体包括几内亚至加纳,南至尼日利亚,东至乌干达西部和南部,以及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和中部以及安哥拉极西北部。在多个国家公园内可见其活动,如利比里亚的Sapo国家公园、科特迪瓦的Taï Forest、加纳的Bia和Kakum、喀麦隆的Korup、刚果共和国的Nouabalé-Ndoki、刚果民主共和国的Salonga、乌干达的Semliki等。
【地理分布】
小旋木鹎现今广泛分布在西非和中非,其生活环境和繁殖特性使其成为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尤其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