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红鹳目 > 红鹳科 > 火烈鸟属 > 智利红鹳
智利红鹳

智利红鹳

英文名:Chilean Flamingo

学名:Phoenicopterus chilensis

【概述】
智利红鹳(学名:Phoenicopterus chilensis),归类于红鹳目红鹳科火烈鸟属,是一种大型涉禽。其高110-130厘米,体重在1720-2500克之间。羽毛呈现出淡粉色,比其他红鹳的颜色更柔和,但不及加勒比红鹳鲜艳。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从厄瓜多尔南部到火地岛,东部至巴西和阿根廷。

【外形特征】
智利红鹳上嘴短而厚,向下弯曲,下嘴成槽状。全身羽毛呈现出白色带有淡淡的粉红色调,深红色沿着羽毛的边缘排列,黑色的初级和次级飞羽交相辉映。雏鸟出生时绒毛灰色,脚和喙均为粉红色,随时间逐渐变深或变黑。眼睛淡黄色,喙由黑色顶端和白色下半部构成,底色为红色,喙中间部分淡黄色。

【生活习性】
智利红鹳喜欢群居,在盐沼水域中形成较大的群体,多达上万只。性情温和,胆怯但警觉,游泳技术高超。栖息在广阔的浅水区域,时常成群在水边活动,尤其会在筑巢和繁殖季节期间形成密集的群体。觅食时间,常常采用独特的颈曲动作,在水中滤食藻类、原生动物以及各种小虫子和甲壳类。

【鸣叫特征】
发出类似鹅的鼻音,集鸟群时常保持连续咕哝声,个体叫声则较短,主要是三音节的声音,有时会发出更长的单音节哼声。叫声低沉,通常是摄食时的标志性声音。

【繁殖习性】
智利红鹳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繁殖季节,在泥堆或者岩石上筑巢。每巢产卵一枚,孵化期大致27-31天。孵化后的雏鸟为灰色绒毛,经过70-80天后雏鸟能够独立生活。

【保护状况】
IUCN保护级别为NT(近危)。近年来,这种鸟类面临一定的生存威胁,主要栖息地包括南美洲的盐水湖泊、沼泽、礁湖等浅水环境。分布范围从秘鲁中部跨越安第斯山脉延伸至阿根廷中部和乌拉圭。

【地理分布】
智利红鹳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从厄瓜多尔南部到火地岛,东部至巴西和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