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颈红伞鸟
英文名:Black-necked Red Cotinga
学名:Phoenicircus nigricollis
【简介】
黑颈红伞鸟(Phoenicircus nigricollis),属于雀形目伞鸟科红伞鸟属,分布于南美洲西部亚马逊盆地的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以及委内瑞拉南部亚马逊州边境地区。主要栖息于热带低地湿润森林中。
【外形特征】
雄性黑颈红伞鸟体长约22厘米,体重约为93克;雌鸟略大,体长约24厘米。雄鸟具有鲜艳的红冠、红色羽毛覆盖背部至尾部以及胸部至腹部,除头部和尾部外主体为带有光泽的黑色,尾羽末端有黑色横纹。雌鸟则主要呈橄榄绿色,头部和尾部呈暗淡的红色,腹部区域为红色。幼鸟的外观与雌鸟相似,但红色更加鲜艳且翼部相对较短。
【鸣叫特征】
雄鸟的典型鸣叫是响亮而略带鼻音的“whea”声,常由柔和的“wur”声引导,飞行展示期间则会发出短促的“whea”声,随后是口哨般的翅膀嗡鸣声。在此期间还可能发出单音节“yip”声,表明其兴奋或警戒状态。
【生活习性】
黑颈红伞鸟主要栖息于热带低地湿润森林中,在中层到次冠层的环境中活动。其主要食物来源为果实,已知的食物即Trichilia属的果实。在果实丰富的树上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繁殖习性】
有关繁殖行为的信息较为有限。在秘鲁东北部的森林中,雄鸟会在3至5个喜爱的栖息场地进行展示,并与其它雄鸟保持听到交流。展示时,它们头部上下摆动,进行扭曲的飞行动作。
【外型辨识】
与雌性相比,雄鸟具有显著的红黑对比特征,而雌鸟则呈现橄榄绿色带暗红色;它们与同属的圭亚那红伞鸟在塔帕若斯河下游四分之一流域的交集区域内仅有重叠,但这两个物种的分布区域相对独立。
【保护状况】
IUCN将黑颈红伞鸟列为LC(无危)。尽管在某些保护区如哥伦比亚的Amacayacu国家公园和厄瓜多尔的Cuyabeno保护区内有发现,但该物种较为罕见且分布零散,尤其在委内瑞拉仅能在两个地点发现记录。某些土著民族收集红色羽毛的行为可能影响了东厄瓜多尔的数量。
【地理分布】
黑颈红伞鸟有两个主要分布区域:一个位于西北部,另一个位于中西南部。然而,该物种的分布局限于南美洲西部的亚马逊盆地,具体包括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以及委内瑞拉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