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伞鸟科 > 红伞鸟属 > 圭亚那红伞鸟
圭亚那红伞鸟

圭亚那红伞鸟

英文名:Guianan Red Cotinga

学名:Phoenicircus carnifex

【简介】
圭亚那红伞鸟(学名:Phoenicircus carnifex),是雀形目伞鸟科红伞鸟属的一种鸟类。雄性成鸟以明亮的红色羽毛和深棕色羽毛为特征,而雌性羽毛较为暗淡,但仍展现出红棕色的色彩,整体形态类似拟啄木鸟。它们主要栖息于低地热带雨林,分布在南美洲东北部,包括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委内瑞拉东南部及巴西亚马逊流域。

【外形特征】
雄性成鸟体长约22厘米,体重约82克;雌性体型略大,体长约24厘米,重约95克。雄性头部、下背至尾部以及胸部以下的下体呈鲜红色,其余部分为深黑色或酒红棕色,翅膀呈赤褐色,初级飞羽色深,尾端有深棕色横斑。雌鸟整体呈橄榄色,头部和尾部略带红色,胸部以下为玫瑰红色。幼鸟类似于雌鸟,但身体红色更深,翅膀较短。

【鸣叫特征】
雄性展示时发出三音节叫声“pee-chew-eet”,在空中展示时发出尖锐的哨声并伴有翅膀振动声;处于兴奋或警戒状态时发出单音节叫声“wheep”。

【生活习性】
圭亚那红伞鸟栖息于湿润森林中,最高可达600米。它们通常是独居的,以各种果实为食,包括棕榈科、樟科、桑科、西番莲科、桃金娘科、藤黄科、梅龙木科和大戟科的果实。它们通过短暂飞行或站立摘取果实。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在苏里南地区的12月至次年5月,或稍晚些时候。雄性在繁殖场进行展示,与其他雄性一起发出嘈杂的叫声,身体明显前倾,翅膀下垂,尾巴降低露出鲜艳的红色臀部;展示时频繁从一个栖枝飞向另一个,采用俯冲的方式降落。巢建在树干裂缝中,一般距地面约2.7米,由泥土和细枝构成,内衬根须和黄色纤维。

【外型辨识】
该种的历史分类文献可追溯到1743年乔治·爱德华兹的首次描述,最初该物种被归类在Lanius属,之后由斯温森重新分类至Phoenicircus属。《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中将该物种列为无危(LC)。该种在整个分布区内较为罕见,但未知具体原因;在圭亚那的局部地区较为常见。

【保护状况】
其栖息地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东北部,包括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州东部)、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巴西(亚马逊河流域、帕拉州及阿马帕州部分地区)等。另有记录表明该物种也在巴西马拉若岛及帕拉州东北部出现。

【地理分布】
该种与黑颈红伞鸟在分布区域有轻微重叠,但可以通过更棕色的羽色以及更不整洁的外观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