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鸮形目 > 仓鸮科 > 栗鸮属 > 斯里兰卡栗鸮
斯里兰卡栗鸮

斯里兰卡栗鸮

英文名:Sri Lanka Bay Owl

学名:Phodilus assimilis

【简介】
斯里兰卡栗鸮,学名Phodilus assimilis,英文名为Sri Lanka Bay Owl。属于鸮形目、仓鸮科、栗鸮属。

【外形特征】
斯里兰卡栗鸮体型较小,体长约22至27厘米,体重约230克。拥有短腿、翅膀和明显的耳簇,前额呈V形,脸部轮廓心形,巨大的深色眼睛是其显著特征。上身呈现温暖的棕色,有厚重的黑白斑点;下身相对洁净,带有独特的条纹。翅膀和尾羽拥有明显的条纹,前额盾牌呈紫红色,而雌雄外观并无明显差异;虹膜为深棕色,喙为黄色,脚趾呈淡灰棕色。

【鸣叫特征】
斯里兰卡栗鸮发出一系列3至4个章节的鸣叫声,音调高起后骤降,感觉就像是"weeou-wee-youu"或是"whew-eee-yo",整段鸣叫声持续4至6秒。这种鸣叫声与农民驱赶牛群回家时的吟唱hay相似。

【生活习性】
斯里兰卡栗鸮栖息在未受干扰的湿润常绿林、森林边缘以及高海拔森林中,具有典型的夜行性特征。主要在亚洲的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岛屿上活动,主要捕食小型啮齿类、无脊椎动物及一些昆虫。

【繁殖习性】
其繁殖季节主要在3月至7月,巢筑于树洞或腐木中,每次孵化2至3个纯白色鸟卵。孵化过程始于第一个卵后,紧接着的卵则有2天的间隔时间,但此间隔会导致在巢中看到的小鸟大小各有不同。由于缺乏进一步的信息,孵化和留巢的时间未能记录,但通常双亲都会分享抚育的工作。

【外型辨识】
斯里兰卡栗鸮与栗鸮相比显得更为紧凑,上体颜色偏深且后颈的领带纹更为明显,脸部的斑点更加固定。前额盾牌的颜色也与草鸮科中其它物种有所区别。

【保护状况】
IUCN种群状态:无危(LC),列入CITES II附录。尽管该物种被认为数量稀少,但由于其夜行习性,实际的种群规模可能被低估。

【地理分布】
斯里兰卡栗鸮主要分布于斯里兰卡全岛以及印度西南部的喀拉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和果阿邦等地。已经从西南部逐渐扩展至印度北部的Bhagwan Mahaveer野生动物保护区。

【物种区别】
这种鸮与栗鸮相比显得更为紧凑,上体颜色偏深且后颈的领带纹更为明显,脸部的斑点更加固定。前额盾牌的颜色也与草鸮科中其它物种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