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吸蜜鸟科 > 吮蜜鸟属 > 新爱尔兰吮蜜鸟

新爱尔兰吮蜜鸟

英文名:New Ireland Friarbird

学名:Philemon eichhorni

【简介】
新爱尔兰吮蜜鸟(学名:Philemon eichhorni),又称新爱尔兰弗瑞特伯德,属于雀形目吸蜜鸟科吮蜜鸟属的一种鸟类。体型较大且颜色较深。

【外形特征】
该鸟体型约为32厘米,体重在82克至116克之间。上体呈深棕色至黑褐色,前额有黑色斑点,头顶、眉纹和后颊区带有细腻的银色与暗色条纹相间的图案。颈部后方有一圈突出的银灰色羽毛,侧颈则带有黑白混杂的斑纹。脸部和颈部有斑点,尾巴较长并为深棕色,尖端白色,且外侧边缘较宽。下体淡棕色,腹部除外,下尾覆羽棕色,尖端灰白色。虹膜由浅棕至深棕色不等,喙呈黑色,腿色从蓝灰色到灰蓝色或石板灰色。性别之间相似,雄鸟可能稍大一些。幼鸟与成鸟类似,但上体部分羽毛边缘颜色较浅,喉咙部分带有黄色。

【生活习性】
新爱尔兰吮蜜鸟主要栖息于海拔750米至2200米的新爱尔兰岛山区森林中,偶尔会下降至900米以下。这些区域位于俾斯麦群岛的东北部。假如该鸟类属于留鸟,日常觅食的具体信息尚不明确。

【鸣叫特征】
其典型鸣叫声为三音节哨音“pu-du-leet”,每个音节数目逐渐升高。

【繁殖习性】
关于繁殖的具体信息尚未得到科学验证。

【外型辨识】
与其他吸蜜鸟相比,新爱尔兰吮蜜鸟的显著特征是它那长而弯曲的喙以及全身的颜色较暗。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该物种的保护等级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新爱尔兰吮蜜鸟仅在新爱尔兰岛有分布。全球总数不确定,但在其特定的高海拔栖息范围中,这种鸟被普遍认为是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