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吸蜜鸟科 > 吮蜜鸟属 > 布氏吮蜜鸟

布氏吮蜜鸟

英文名:Brass's Friarbird

学名:Philemon brassi

【简介】
布氏吮蜜鸟(Philemon brassi),属于雀形目吸蜜鸟科的吮蜜鸟属,是一种体型较大的棕色鸣禽。其显著特征是长而沉重的喙,上体和头顶呈灰褐色,脸部两侧和胸部带有明显的白色斑点,眼周有大面积的灰色裸露皮肤。

【外形特征】
布氏吮蜜鸟成年个体长约21至22厘米,喙长且略向下弯曲,头部无基部突起。上体和头顶主要呈现深橄榄棕色,翼羽和尾羽颜色较深,接近黑色。眼周有一大块蓝灰色到黑灰色的裸露皮肤,点缀着稀疏的灰白羽毛。喙锋利且略微弯曲,虹膜为深棕色,腿为深灰至蓝灰色。

雌雄个体的羽毛颜色相似,但雄鸟一般略大于雌鸟。幼鸟头部、肩部、背部和覆羽带有红褐色色调,翼羽和尾羽的外缘边缘呈现橄榄绿色,上胸有时带有黄色。

【生活习性】
布氏吮蜜鸟常见于西巴布亚地区的甘蔗草丛和密集的次生植被中。在特定区域,例如伊登堡河地区,这种鸟会出现在水淹甘蔗草丛和沿湖沼泽边的茂密植被中。在提拉维瓦河和洛加里河下游,它们较少进入甘蔗草丛,而往往避开这些区域。布氏吮蜜鸟不进行长距离迁徙,通常为留鸟。它们以花蜜、果实和昆虫为主要食物来源,在开花的Elaeocarpus树上低处觅食,相比于盔吮蜜鸟叫声少且好斗程度较低,经常以约十二只的小群体活动,在开花树木中与其它吸蜜鸟聚集。

【鸣叫特征】
布氏吮蜜鸟发出上滑的鸣叫声,这是该属鸟类特有的叫声特征。

【繁殖习性】
三月时,雄鸟的性腺会增大。关于繁殖的具体信息暂无记录。

【外型辨识】
种名和通用名是为了纪念澳大利亚植物学家Leonard J. Brass(1900-1971),他曾长期任职于昆士兰植物标本馆。

【物种区别】
与盔吮蜜鸟相比,布氏吮蜜鸟体型较小,头部和胸部有淡色标记,喙顶无隆起。

【保护状况】
布氏吮蜜鸟种群数量稳定,但潜在威胁如木材采伐、农业项目以及在Mamberamo峡谷拟建的水坝仍需关注。根据IUCN的评估,该物种目前属于无危(LC)级别。

【地理分布】
布氏吮蜜鸟目前仅分布于西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北部)的Mamberamo盆地地区,包括Idenburg河、Rouffaer河、Wapoga盆地、Mamberamo河下游、Tirawiwa河以及Logari河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