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吸蜜鸟科 > 吮蜜鸟属 > 银冠吮蜜鸟
银冠吮蜜鸟

银冠吮蜜鸟

英文名:Silver-crowned Friarbird

学名:Philemon argenticeps

【简介】
银冠吮蜜鸟是一种隶属于雀形目吸蜜鸟科的鸟类,学名是Philemon argenticeps。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北端,具体包括昆士兰州。

【外形特征】
成鸟呈现灰棕色的体色,背部颜色较浅,胸部颜色相对较深,为淡棕色到灰色。银白色发冠饰于前额、头顶以及上颈。裸露的脸颊呈黑色,延伸至脖颈侧部逐渐变尖,其长而尖的黑色喙上有突出的小角状结构。幼鸟的喙角尚处于成长初期,略显突出,颈部下方的羽毛较为阴暗,与背部的暗棕色一致。喙和盔甲颜色均为黑色,腿则为灰黑色或纯黑色。

【生活习性】
银冠吮蜜鸟偏好栖息在热带的桉树林和林地,间或出现在纸皮树和Grevillea林中,还常在草地层中被发现。它们喜欢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河岸林地及森林内生活,如金合欢林或Pandanus林,同时也在城市公园和园林里遇见。

【鸣叫特征】
银冠吮蜜鸟相当吵闹,常发出杂乱无章、尖锐而粗哑的鸣声。黎明时特别活跃,与在开花树木中聚集群体相交呼应,几乎震天响。

【繁殖习性】
银冠吮蜜鸟的繁殖季节通常为9月至次年3月,偶或延至7月。雌鸟主导筑巢用具的采集及巢建造,而雄鸟则时常参与辅助筑巢任务。巢结构多由树皮条和蜘蛛网构成,设计成为吊篮款式挂在树干的突出枝芽处,离地面的高度范围在2.8至15米之间。每窝产卵数通常维持在2至3个。孵化期时间为16天,由母鸟独自承担孵化重任,幼鸟则由双亲共同照料喂养。

【外型辨识】
相较于盔吮蜜鸟,银冠吮蜜鸟的总体色调偏向灰色,裸露的瓣状帽基部向后延伸更显尖削。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银冠吮蜜鸟被列为濒危程度无危(LC),意即当前其种群数量较为稳定,未见明显下降趋势。

【地理分布】
除了在澳大利亚北部昆士兰地区持续稳定存在外,该品种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新西兰、塔斯马尼亚等地)也有踪迹记录。不过,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其分布区域正在经历收缩。

【主要食源】
银冠吮蜜鸟饮食以花蜜为主,同时辅以捕获的昆虫、蜘蛛及食用果实(特别是无花果和一些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