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鹪鹩科 > 苇鹪鹩属 > 须苇鹪鹩
须苇鹪鹩

须苇鹪鹩

英文名:Moustached Wren

学名:Pheugopedius genibarbis

【简介】
须苇鹪鹩,学名为Pheugopedius genibarbis,是一种隶属于雀形目、鹪鹩科、苇鹪鹩属的小型鸣禽。它们在南美洲常见,尤其是亚马逊雨林边缘地带。

【外形特征】
须苇鹪鹩体长约为15.5厘米,体重在16.2到22.8克之间,具备橄榄灰色的冠和颈背,鲜艳的栗色背部和臀部,黑色条纹装饰的暗褐色尾巴。显著的脸部特征包括白色眉纹、眼环、黑眼线、面颊上的白色条纹、黑色的颌下纹以及白色的髭纹。此外,它们的胸部为白色,从上胸部淡黄色渐变为更深的棕色腹部。幼鸟的头部颜色更偏棕色,背部颜色较暗淡,面部的特征也不如成鸟清晰。

【生活习性】
该物种栖息于亚马逊雨林沿河的边缘地带,尤其是植被浓密的地区,如河岸和Bambusa竹林。须苇鹪鹩活动于森林底部植被丰富的区域,归属于地方性分布动物,偶尔会进入人类居住区。

【鸣叫特征】
须苇鹪鹩的主要叫声为欢腾快速的乐句,听上去像是刺耳的“jeeyr”声。它们擅长发出多样的鸣叫声,补充了森林地带的声响。

【繁殖习性】
该种在森林中搭建穹顶或球状巢,一侧开口。科学观察显示,马努国家公园的多个巢穴在九月至十月间产卵,每巢有四枚卵,呈白色,带有红褐色的斑点。一个成鸟可能负责孵化工作。刚会孵化的雏鸟非常瘦小,重量仅为4.25克左右。

【外型辨识】
根据IUCN的分类标准,须苇鹪鹩目前属于无危物种。然而,在部分栖息地可能受到轻度威胁。该种在包括巴西、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国家的亚马逊盆地广泛分布,海拔最高可达1500米。分布于亚马逊盆地的多个保护区,这些都是该物种的关键栖息地。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分类标准,须苇鹪鹩目前属于无危物种。然而,在部分栖息地可能受到轻度威胁。

【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