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鹪鹩科 > 苇鹪鹩属 > 黑腹苇鹪鹩
黑腹苇鹪鹩

黑腹苇鹪鹩

英文名:Black-bellied Wren

学名:Pheugopedius fasciatoventris

【简介】
黑腹苇鹪鹩(学名:Pheugopedius fasciatoventris)是雀形目苇鹪鹩科的一种小型鸣禽,体长约15厘米。以黑头冠、亮栗色背部与尾部、黑白条纹腹部以及白色喉部和眉纹为显著特征。该鸟类广泛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范围从哥斯达黎加延伸至哥伦比亚。

【外形特征】
黑腹苇鹪鹩的背部和尾部呈亮栗色,翅膀上有模糊的斑纹。腹部和脸部主要由黑白相间的条纹构成,喉部和眉纹均为纯白色。眼睛周围有鲜明的黑白对比。虹膜呈浅棕色或红褐色,上下颚为黑色,下颚较低部呈蓝色,脚为黑色。雄鸟的体型略大于雌鸟。

【鸣叫特征】
它们的鸣叫声丰富多样,雄鸟能唱出至少38种不同的歌曲,而雌鸟能唱出19种不同的曲调。这些声音传播广泛,常被当作辨识鸟类的重要线索。

【生活习性】
这种birds栖息于湿地附近的密林或河岸边,分布在从海平面到1000米的多种环境。主要在地面和植物丛中搜寻无脊椎动物、昆虫和蜘蛛等食物。一年四季,他们都会维护约一公顷的领地,居住在森林边缘、退化的林区或近水旁。

【繁殖习性】
繁殖主要在3月至7月中进行,具体时令因地理位置而异。鸟巢结构复杂,通常似编织袋,并被建造于矮树丛中。交配后,雄鸟和雌鸟共同筑巢,巢内产3至8枚白色、带有黑斑及褐色斑点的卵。雌鸟独自孵卵,雏鸟离巢时间未详细记录。

【外型辨识】
尽管外观相似,黑腹苇鹪鹩与双色蚁鸟有所区别,且后者特有的特征如腹部中央的白色斑块与棕色边缘也与黑腹苇鹪鹩不同。此外,栗苇鹪鹩和棕白苇鹪鹩在标记和鸣叫特征上也有所区别。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该物种被列为无危级别。

【地理分布】
该物种分布在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至南美洲的哥伦比亚沿线,包括低地森林边缘、退化森林和溪旁地带。亚种如下:
- **Thryothorus fasciatoventris melanogaster**:格斯达里加东南部和巴拿马西部。
- **Thryothorus fasciatoventris albigularis**:巴拿马东部和哥伦比亚西北部。
- **Thryothorus fasciatoventris fasciatoventris**:哥伦比亚中部和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