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美洲雀科 > 白斑翅雀属 > 玫胸斑翅雀
玫胸斑翅雀

玫胸斑翅雀

英文名:Rose-breasted Grosbeak

学名:Pheucticus ludovicianus

【简介】
鸟名:玫胸斑翅雀(Rose-breasted Grosbeak),学名:Pheucticus ludovicianus,属雀形目美洲雀科白斑翅雀属。

【外形特征】
成年雄鸟繁殖期间羽色鲜艳,头部、背部、翅膀为黑色,胸部中心有个显眼的红色三角区域,双翼有两处白色斑点,腹部和臀部为白色。而非繁殖季节时,雄鸟和雌鸟、幼鸟的羽色相对较暗,上体呈现橄榄棕色,下体有明显条纹。雄鸟下腹部粉色,雌鸟则为黄色至橙色。雌鸟头侧有白色眉纹,喉至上腹部白色,有黑色条纹。

【鸣叫特征】
雄鸟的歌声柔美,类似旅鸫,但更为细腻甜美,叫声尖锐,为“chink”声。

【生活习性】
栖息于落叶林等开放树林,有偏好的次生森林和公园环境。其饮食包括种子、果实、虫类、花蜜等。迁徙期间,往中美洲和南美北部过冬。

【繁殖习性】
繁殖季约为每年5月至7月。雄鸟较早抵达繁殖地点。筑巢于树上,巢用叶子、枝条、根须或毛发构成,下离地面1至16.7米。每次产出蛋1至5枚,数量多为3至4枚,蛋色为淡蓝色,带有紫色或红褐色斑点。孵化期为11至14天,雌性平均孵化期间能让雏鸟体重增加3至5克,通常9至13天后雏鸟离巢。

【外型辨识】
雄鸟容易识别,雌鸟需通过更深的下体条纹、淡的黄色头部和翅膀条纹、粉红色而非双色的喙等特点来区分与黑头斑翅雀。

【保护状况】
IUCN分类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主要繁殖区分布于美国中东部至加拿大东南部,冬季则迁移至中美洲和南美北部。某些地区视其为害鸟因其喜好食用树芽、花朵、豌豆和水果,但也因其捕食害虫的作用被视为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