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嘴瓣蹼鹬
英文名:Wilson's Phalarope
学名:Phalaropus tricolor
【简介】
细嘴瓣蹼鹬是鸻形目丘鹬科瓣蹼鹬属的一种小型涉禽,也是瓣蹼鹬属中体型最大的成员。该物种繁殖于北美洲的大草原区域,如加拿大西部和美国西部,后迁徙至南美内陆的盐湖进行非繁殖季节的生活。
【外形特征】
细嘴瓣蹼鹬的体长约为9.1英寸(23厘米),翼展在39-43厘米之间,体重在38-110克之间。在繁殖季节,雌鸟头部为灰色,带有白色眉线和黑色眼纹。上半身呈灰红相间的颜色,下半身和尾部为白色。繁殖季节雄鸟的体色较为淡雅,上部呈现灰褐色,黑色颈纹不明显。非繁殖季节,成鸟的羽毛大多呈现淡灰色,腹部为白色,保留黑色眼纹。喙直而细长,腿色黄。
幼鸟在非繁殖季节时,上半身是灰棕色,下半身白色,眼睛后方有一块暗色斑块。
【生活习性】
细嘴瓣蹼鹬偏好位于湖泊、沼泽和平缓河流周围的浅水环境,在食物稀缺时会保卫自己的觅食区域。春季迁徙时,它们会在北美西部的高盐分湖泊聚集,形成大群飞行。它们的饮食主要由小昆虫和甲壳类构成,在觅食时使用独特的旋转技巧制造漩涡,以捕获食物。
【繁殖习性】
繁殖行为上,雌鸟体型较大且色彩更为鲜明,雌性主动追求雄鸟并占据繁殖区,有时甚至会表现为一夫多妻。产卵后,雌鸟即开始南迁,由雄鸟独自孵化3-4枚卵,并承担育雏工作。孵化后,幼鸟迅速独立觅食。
【外型辨识】
与红颈瓣蹼鹬相比,细嘴瓣蹼鹬体型更大,喙更细长。两者在非繁殖季节的羽毛有明显区别,前者更为淡雅。雄鸟在繁殖季节缺乏雌鸟鲜明的对比色彩,背部呈棕色,颈圈上红斑较小或完全缺失。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细嘴瓣蹼鹬的保护状态评估为“无危”。
【地理分布】
细嘴瓣蹼鹬的繁殖地主要位于北美大草原区域,包括加拿大西部及美国西部和西北部。非繁殖季节,该物种迁徙至南美洲的内陆盐湖,主要活动于秘鲁至阿根廷的山区盐湖地区。此外,该鸟类也会出现在南美西海岸,觅食范围从厄瓜多尔南部延伸至阿根廷,最南端可达火地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