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瓣蹼鹬
英文名:Red Phalarope
学名:Phalaropus fulicarius
【简介】
灰瓣蹼鹬(英语学名:Red Phalarope,学名:Phalaropus fulicarius),是一种小型鸻形目丘鹬科瓣蹼鹬属的鸟类。雄性身形较小,雌鸟体型略大且上身更为鲜艳,而雄鸟羽毛颜色则较雌鸟暗淡。主要栖息和繁殖在北极一带的苔原地区,并在温带至热带沿海水域进行越冬迁徙。
【外形特征】
灰瓣蹼鹬体长约21厘米,喙粗且具独特的趾蹼。成鸟上体近乎栗红色,两颊白色、头黑褐;下体颜色鲜艳鲜红,雄鸟羽色比雌鸟更淡。幼鸟身上具有淡灰褐的羽毛,下体则以杏黄色为主,眼部带有深色斑点。至冬季,鸟体颜色变为上部灰下部白,仍旧保留眼部的黑色眼罩,喙部变为黑色。
【生活习性】
灰瓣蹼鹬擅长游泳,在水面快速旋转,形成旋涡,以便捕食水中食物。非繁殖期间,灰瓣蹼鹬会形成小群到大群共同生活。
【鸣叫特征】
灰瓣蹼鹬发出的叫声短促,通常为高吭的'beek'音。
【繁殖习性】
灰瓣蹼鹬繁殖通常于苔原湿润区域进行,雌鸟产卵后即离开,而孵化及育雏由雄鸟完成。巢由泥土和植物材料搭建而成,巢穴常位于湿地或苔藓地带,每巢产卵一般为4枚,卵为淡黄褐色带有绿色光泽和深色斑点,孵化期平均为17天。
【外型辨识】
灰瓣蹼鹬与红颈瓣蹼鹬相比,体型更大且喙更粗。主要区别在于灰瓣蹼鹬上身显得更淡且表面较为光滑,在冬季可通过黑眼色、宽阔的翅展及较慢的飞行频率等特征加以识别。
【物种区别】
灰瓣蹼鹬与红颈瓣蹼鹬相比,体型更大且喙更粗。主要区别在于灰瓣蹼鹬上身显得更淡且表面较为光滑,在冬季可通过黑眼色、宽阔的翅展及较慢的飞行频率等特征加以识别。
【保护状况】
灰瓣蹼鹬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评价为无生存危险的类别(LC),全球数量估计在130万至300万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