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夜鹰目 > 夜鹰科 > 北美小夜鹰属 > 北美小夜鹰
北美小夜鹰

北美小夜鹰

英文名:Common Poorwill

学名:Phalaenoptilus nuttallii

【简介】
北美小夜鹰(Common Poorwill),学名Phalaenoptilus nuttallii,是夜鹰目夜鹰科的鸟类。它们因其独特的啼叫声“poor-WILL”而得名。

【外形特征】
北美小夜鹰体型小巧,长约18厘米,翼展约30厘米,体重通常在36到58克之间。其上半身颜色为灰黑色相掺杂,具有一定的斑驳效果;下半身颜色较浅,并有白色色带呈现在胸前,脖子区域则为暗色带有稀疏的黑色斑点点缀。雄性小夜鹰在末端尾羽拥有更明显的白色特征,而雌性则带有些许褐色。

【生活习性】
北美小夜鹰主要依赖夜间活动,在夜间出没以昆虫为食,如蛾、甲虫、蚱蜢等。它们适应干燥开阔的地带,包括草原、半干旱平原和岩石丘陵。

【鸣叫特征】
北美小夜鹰因其独特的啼叫声“poor-WILL”而得名,这种叫声也成为了它的命名来源。

【繁殖习性】
北美小夜莺在夏季繁殖期间大致从3月到8月。它们会在地面浅坑中筑巢,巢穴通常隐于山脚或灌木丛中。每个巢穴通常产出2枚卵,颜色多为白色,有时带有粉色调或深色斑点。雌雄共同承担孵化,孵化期为20至21天,而幼鸟的独立期约需20至23天。每年一般只会进行一次繁殖,但在特定条件下,雌性可能在第一窝附近再次筑巢。

【外型辨识】
除了特有的鸣叫和体型外,北美小夜鹰还拥有令人瞩目的特点——它们能在冬季进入深度假眠状态,以避开寒冷气候,将持续数周或数月,这种行为与小型哺乳动物的冬眠极其类似。这使它成为唯一被确认具有这种适应策略的鸟类。

【保护状况】
北美小夜鹰的IUCN濒危等级为LC(无危),这意味着目前其种群数量稳定,不面临直接威胁。

【地理分布】
北美小夜莺分布广泛,繁殖区域覆盖了从加拿大西南部至美国西部。非繁殖季节则较为集中地迁徙至墨西哥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