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雨燕目 > 蜂鸟科 > 隐蜂鸟属 > 暗喉隐蜂鸟
暗喉隐蜂鸟

暗喉隐蜂鸟

英文名:Dusky-throated Hermit

学名:Phaethornis squalidus

【简介】
暗喉隐蜂鸟(学名:Phaethornis squalidus),是雨燕目蜂鸟科隐蜂鸟属内的小型蜂鸟,主要生活于巴西东南部的森林中。

【外形特征】
体长约10至12.5厘米,体重为2.5至3.5克。该物种表现出雌雄相似的外观,唯有雌鸟的腹部稍浅,喙有轻微向下弯曲的特征。体色主要为暗褐色,背部略显绿色,腹部偏白,具有显著的深色喉咙、白色眉纹及面颊条纹。它们拥有黑色面罩和一条赭色下体。

【鸣叫特征】
暗喉隐蜂鸟的鸣叫特征极具辨识度,均以连续高音颤鸣组成,声音像“tsi-teeé-tsa-tsa-tseé-CHAW-CHAW”,并且声量较高,还有类似“tsee!”的简要鸣叫声。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在湿润海岸和邻近山区森林的林下层,以及茂密的次生林,海拔可从海平面到2250米。它们主要以花蜜和小节肢动物为食,适应于多样的生态环境中。

【繁殖习性】
暗喉隐蜂鸟的繁殖期为10月至2月,其间雌鸟独自承担繁衍任务。它们会将巢筑于垂叶下,巢体为倒挂的锥形杯状,巢的尺寸约为高102毫米、外径42毫米、内径23毫米。每个巢通常会产下2枚卵,卵的大小约为9x14毫米,重0.41克。孵化期约为14至16天,雏鸟在约20至24天后离巢。

【外型辨识】
暗喉隐蜂鸟与斑喉隐蜂鸟外观相近但体型较小,其喉部颜色则较深暗。此外,暗喉隐蜂鸟在巴西分布区域较为有限。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2012年更新),暗喉隐蜂鸟被列为无危物种(LC)。然而,随着南美洲雨林的不断破坏,它们的栖息地正受到严重威胁。

【地理分布】
暗喉隐蜂鸟分布于巴西东南部,具体区域包括米纳斯吉拉斯州至圣卡塔琳娜州、圣埃斯皮里图州,且在伊瓜苏瀑布地区尤为常见。尽管在蒂茹卡国家公园附近可能较易观察到,但森林破坏的威胁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