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髯隐蜂鸟
英文名:White-bearded Hermit
学名:Phaethornis hispidus
【简介】
白髯隐蜂鸟(学名:Phaethornis hispidus)是一种雨燕目蜂鸟科隐蜂鸟属的鸟类,主要栖息于南美洲亚马逊雨林的一些西部和中部地区。
【外形特征】
白髯隐蜂鸟总长约13至14厘米,重量为4至6克。上体为青铜绿色,下体为灰色,尾羽边缘部分为灰白色,尾中央较长并呈白色。脸部有一黑带,带有白色的眉线和颊带,以及一条白色条纹衔接着整个喉咙。雌雄鸟外观相似,但雌鸟的翅膀更短,喙稍向下弯曲。
【鸣叫特征】
白髯隐蜂鸟以一系列高频的“seep”音符而著称,一分钟大约能唱出60多个音符。此外,它们还经常与其他雄鸟共同在低矮的灌木丛和茂密的植被中以“pip!”这样的低质量爆破音作为交流。
【生活习性】
白髯隐蜂鸟生活于低地潮湿森林中,更偏爱靠近常被水淹没的河流、输水所致的湿地(也叫洼地森林)等。该鸟在次生林、Heliconia、竹丛、沼泽地、种植园等多种生境中也能找到。白髯隐蜂鸟主要以花蜜和小节肢动物为食,其独特的是它会用“陷阱线”方法捕食。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随区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有文献显示,在哥伦比亚的繁殖期间是在六月。繁殖时,通常会构建一个圆锥形的巢,悬挂于叶片下方,每次产卵2枚。孵化时间为20到22天,但目前关于这一鸟类繁殖生态学的更多细节尚未明确。
【外型辨识】
白髯隐蜂鸟相对于较大的大嘴隐蜂鸟来说,体色更为灰暗,而非红棕色,并且下颌呈现出黄色而不是红色或橙色。
【保护状况】
IUCN列出该物种为无危(LC)。这种隐蜂鸟分布在广泛的地理区域之中,展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它们在多个保护区内被发现,例如秘鲁的马努国家公园和坦博帕塔保护区。
【地理分布】
白髯隐蜂鸟主要栖息于南美洲亚马逊雨林的一些西部和中部地区,包括委内瑞拉东部、哥伦比亚东部、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东北部以及巴西西部的亚马逊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