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斑蚁鸟
英文名:Ocellated Antbird
学名:Phaenostictus mcleannani
【简介】
眼斑蚁鸟(学名:Phaenostictus mcleannani)是广受瞩目的雀形目蚁鸟科鸟类,以其电蓝色的面部皮肤、深褐色的羽毛、黑色的喉部以及显著的白色斑纹而闻名。它们分布在从洪都拉斯到哥伦比亚及厄瓜多尔西部的中美洲和南美洲西部。
【外形特征】
眼斑蚁鸟的背部和腹部覆盖着橄榄绿色羽毛,每根羽毛的中间带有黑色条纹,边缘呈现金色,形似鳞片状。胸前部分呈现出深栗色,黑喉和面部边界的深蓝面色皮显著,灰色头颅更添风采,后腿粉红色,尾部较大,整体身型较长。雌雄外形相似,幼鸟形式与成鸟大致相同,但面部皮肤色彩较暗。
【生活习性】
眼斑蚁鸟栖息于成熟的低地森林深处,以成对或小群活动最为常见。它们频繁追随行军蚁群觅食逃窜的小型节肢动物,展示出较强的飞行能力。由此其生活范围相当广泛,并完全依赖行军蚁的活动来获取食物。
【鸣叫特征】
眼斑蚁鸟通常发出下降式的责备声,作为其鸣声特征,这有助于其在野外的有效定位。
【繁殖习性】
眼斑蚁鸟的繁殖行为包括巢穴构建、产卵、孵化以及育儿行为,但具体的孵化期和离巢时间尚未完全明了。其巢通常是由树枝、植物碎屑及树叶搭建的,放置在树木基部之间的区域。
【外型辨识】
该物种较周边区域的同类更为明显,由于其独特的蓝色面皮及独特的羽毛图案,在其分布范围内容易辨认。相较其他蚁鸟,眼斑蚁鸟具有较长的身体、尾巴及较小的头部比例。
【保护状况】
眼斑蚁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归类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眼斑蚁鸟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西部,包括洪都拉斯、哥伦比亚、厄瓜多尔西部以及委内瑞拉、苏里南、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和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