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灶鸟科 > 棘雀属 > 纹额棘雀
纹额棘雀

纹额棘雀

英文名:Streak-fronted Thornbird

学名:Phacellodomus striaticeps

【简介】
纹额棘雀(Phacellodomus striaticeps),学名为Streak-fronted Thornbird,属于雀形目灶鸟科棘雀属。这种鸟体型较为小巧且丰满,散布于南美洲的阿根廷、玻利维亚和秘鲁地区。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头部有混合黑色、红色和棕色的条纹。

【外形特征】
成鸟具有灰白色的眉线及眼先,眼后则有一条深棕色的条纹。其头部前部测得的颜色为黑、红及棕条纹混杂,且头顶呈现较淡的棕色且没有条纹。上体主要为深棕色,臀部较浅。翅膀颜色沈郁,翼盖呈棕色;飞羽基部淡红色,尾端暗色。尾巴中央羽毛深棕,其余为渐变为栗红色。其喉咙、胸部中央和腹部为淡白色,而胸部两侧则为灰灰色,两胁和下尾覆羽为淡栗色。其虹膜为深棕色或灰色,上颌为暗角质色至暗灰色,下颌为淡角质色至淡蓝灰色,脚和趾为绿灰色到蓝灰色。

【生活习性】
分布在安第斯山脉的干旱山地灌丛中,栖息于陡峭峡谷中,同时也常见在Polylepis林地中,有时也离人类居住区周边的农田不远。它们的栖息海拔从1200米到5000米不等,其中在1500至3000米较为常见,通常全年定居,在繁殖结束后,最南部种群可能会移动到低海拔地区。

【鸣叫特征】
纹额棘雀的叫声包含一系列尖锐的‘pyeek, pyeek, pyeek’,并且歌声是‘wip wip weep weep WEEEP weep weep weep wip wip’,其音量和音调波动较大,尖利响亮,几乎有些歇斯底里。

【繁殖习性】
纹额棘雀在南半球夏季繁殖,大致是11月至次年3月或更晚。它们借用荆棘枝条来创建高达1.5米的圆柱形巢穴,并在里面填充碎片植物、毛发和羽毛。巢穴悬挂在灌木或树上,通常位于悬崖边缘上方。每窝通常有3至4枚蛋,偶有5枚。至于巢中蛋的孵化时间、雏鸟的离巢时间、以及亲鸟对雏鸟的照料信息依然不清楚。

【外型辨识】
它与canasteros等相似物种相比,纹额棘雀有较为扎实的体型、更加厚重地喙和苍白地喉咙。亚种间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面部的颜色、上体的颜色和胸部的颜色上。

【保护状况】
据ICUN 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Phacellodomus striaticeps目前属于无危级别(LC)。

【地理分布】
这种鸟类的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南美洲,涵盖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或是福克兰群岛)等地。具体来说,它分布于秘鲁南部至阿根廷北部,包括玻利维亚的拉巴斯省南部至阿根廷的卡塔马卡和图库曼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