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棘雀
英文名:Orange-eyed Thornbird
学名:Phacellodomus erythrophthalmus
【简介】
红眼棘雀(学名:Phacellodomus erythrophthalmus),是雀形目灶鸟科棘雀属的一种特有鸟类,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巴西东南部地区。
【外形特征】
红眼棘雀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类,体长约16至18厘米,体重为20.9至27.2克。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橙色的眼睛,面部有红褐色的眉纹和较暗的棕色眼区。额部和前冠为鲜亮红褐色,头顶、背部和臀部呈较深的橄榄棕色,而翅膀则主要为暗暖棕色,基部较亮。尾部红褐色,喉咙也是红褐色,并逐渐过渡到腹部的橄榄棕色。上喙黑色,下喙灰色;脚趾和腿呈现绿色灰色或灰色。雌雄特征相似。
【鸣叫特征】
红眼棘雀的叫声具有显著特点,主要由一系列相同音高的引子音符和随后的一串响亮的下降音符组成。声音表达为“chree, chree, chree-tsrééeh-tsrééeh-tsrééeh”,常以二重唱形式发声,从3米高的栖木发出。
【生活习性】
红眼棘雀多生活于巴西东南部的山地及低地常绿热带森林中。它们也偶尔出没于次生林、城市区域及桉树种植园,但更偏向小沼泽和林地边缘地带活动。红眼棘雀主要以昆虫为食,分布范围海拔在海平面至1700米之间,通常单独或成对觅食,偏好在密集的灌丛中寻找食物。
【繁殖习性】
红眼棘雀的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南半球的春夏季(如10月),但也发现某些区域如米纳斯吉拉斯州,其繁殖时间可以在8月,甚至部分地区在7月初有幼鸟出现。该物种可能为一夫一妻制。雌鸟筑巢于树枝末端,巢呈类似靴型,使用大型刺枝,内衬以草类或类似材料,巢的高度和宽度分别为1.5至4.3米及20至35厘米。巢腔通常包括一个较小的前室,尺寸约为44厘米高,正面宽22厘米,侧面宽42厘米,蛋室大小约为9厘米。巢中一般有3枚白卵,卵的尺寸大约为23至23.5毫米×16至17毫米之间。
【外型辨识】
红眼棘雀可以根据其橙色的眼睛和其他显著特征与橙胸棘雀相区分,后者的眼睛颜色为深色。
【保护状况】
红眼棘雀属于大西洋森林低地生态系统的独特物种,数量虽不多但在数个保护区中获得了良好的保护。然而,目前仍属于无危物种[IUCN名录LC (Least Concern)],尽管如此专家建议进行持续监测。
【地理分布】
红眼棘雀主要生活在从巴伊亚南部到圣保罗东北部的巴西东南部区域。它们生活的栖息地涵盖山地与低地的常绿热带森林,以及次生林,偶尔出现在都市和桉树种植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