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鸽形目 > 鸠鸽科 > 栗翅岩鸠属 > 栗翅岩鸠
栗翅岩鸠

栗翅岩鸠

英文名:Chestnut-quilled Rock Pigeon

学名:Petrophassa rufipennis

【简介】
栗翅岩鸠(学名:Petrophassa rufipennis),属于鸽形目、鸠鸽科,主要栖息在澳大利亚北领地的砂岩区,尤其是卡卡杜国家公园及其周边地区。

【外形特征】
栗翅岩鸠体长28至31厘米,体重约160克。它具有圆长的尾巴和宽短的翅膀,停栖时翅膀垂于尾巴下方。头部和颈部呈黑褐色,点缀有一些淡灰色斑点。眼睑为黑绿的虹彩色,眼上方有一条细长的灰色标志线自喙部延伸,眼下方有一条细薄的白线,从喙基部环绕至耳羽。下颚为白色,混有淡黄色色斑。背部、翅膀和尾部为深灰带棕色鳞状斑,翅膀的外部有醒目栗色斑块,只有在飞行时才完全显露。腹部为深褐色。喙为黑色,脚腿呈黑紫色。

【生活习性】
栗翅岩鸠着眼于开阔、干旱的砂岩峡谷和巨石地带以及邻近的林地和草地。主要以果实、种子和青草为食。黎明和黄昏时下至沙地活动,在其生态保护区内,它们常在高耸的岩石悬崖或砂岩柱上栖息。

【鸣叫特征】
栗翅岩鸠的鸣叫声不多见。它们可以发出单个轻柔的咕噜声,持续约一秒,声音过程调值先上后下,带有高声特征,约为700 Hz。展示中,一般还会发出奇怪的鼻音低吼声。

【外型辨识】
栗翅岩鸠与其近亲白羽岩鸠生活环境十分接近,但仅限于砂岩区域。主要通过其脸部环绕眼睛线条特征和飞行时的投资栗色斑块来辨别。

【保护状况】
栗翅岩鸠被列为IUCN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栗翅岩鸠的地理位置仅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领地的阿纳姆地砂岩地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