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鸲鹟
英文名:South Island Robin
学名:Petroica australis
【简介】
新西兰鸲鹟(英文名:South Island Robin,学名:Petroica australis)属于雀形目、鸲鹟科、岩鸫属的鸟类。这种小型灰黑色鸣禽仅分布在新西兰的南岛和附近的斯图尔特岛,以及一些小岛。
【外形特征】
新西兰鸲鹟身长约为18厘米,体重在33至47克之间。雄性的指名亚种特征是头、颈和背部为炭灰色,具黑色带分离喙基,与喙前的小白色额斑形成对比。雌性与雄性相似,但整体颜色略微苍白。幼鸟的颜色较暗,并且前额斑点较小,有时会与成鸟混淆,但可以通过保留的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来区分。
【鸣叫特征】
雄鸟的鸣叫是一系列短促音符组成的曲调,音调有起伏变化,通常被称为‘叮叮叮叮叮咚咚咚咚咚’。已识别出114种不同的鸣叫类型,平均每个个体的鸣唱中含有23.6种不同的音符。
【生活习性】
新西兰鸲鹟广泛栖息于多种森林环境,包括具有本地和外来树种的森林,以及林地和灌木丛地区带。主要以昆虫为食,偶尔取食一些小型果实。它们偏好在约两米的地面高度范围内觅食,目标包括大型蝉、毛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从每年的5月持续到次年的3月,但高峰阶段主要在7月至12月。这些鸟大多一夫一妻制,且通常终生相伴。雌鸟建造树干分叉处或空洞中的巢,孵化每窝2至4枚卵的周期大约为17至19天,雏鸟主要由双亲共同喂养,直到约20天后离巢。鸟父母会在雏鸟离巢后继续协助喂养约5星期。
【外型辨识】
雄鸟与雌鸟可以通过胸部深浅的颜色对比来区分,雄鸟的胸部颜色更深,对比更为明显。幼鸟在视觉上与雌鸟相似,但羽毛色调较为暗淡。
【保护状况】
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分类为无危(LC),尽管在某些地区数量相对较少。总体上,新西兰鸲鹟的数量有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破坏和侵入捕食者的威胁。然而,在捕食者控制的岛屿上,它们的繁殖成功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地理分布】
新西兰鸲鹟的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南岛及其附近的岛屿,包括斯图尔特岛和少数小岛。它们的栖息环境多变,从靠近海岸的灌丛到森林地带均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