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鹰形目 > 鹰科 > 蜂鹰属 > 菲律宾蜂鹰
菲律宾蜂鹰

菲律宾蜂鹰

英文名:Philippine Honey Buzzard

学名:Pernis steerei

【简介】
菲律宾蜂鹰(学名:Pernis steerei),是鹰形目鹰科蜂鹰属的一种鸟类,主要栖息于菲律宾群岛的森林低地,但不包括帕拉旺岛。

【外形特征】
菲律宾蜂鹰体长52-59厘米,翼展110-125厘米,体重重679-738克(雌雄有差异)。主要特征包括:上体呈棕色,下体带有明显的条纹,头部具一顶独特的扁平冠羽。成鸟的虹膜呈黄色,幼鸟呈棕色,喙为暗灰色,腿脚为黄色。

【生活习性】
这种鹰通常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地和山地森林边缘,尤其是原始雨林和伐后20年的次生林中。它们主要以昆虫(如黄蜂、白蚁及其幼虫)、蜥蜴、雏鸟和可能的青蛙为食。通常在树冠上方翱翔或者在大树枝上等待猎物。

【鸣叫特征】
它们的叫声被描述为持续的、两音节的“weeeeeeee lew”,这种声音会间歇性重复。

【繁殖习性】
繁殖记录显示繁殖活动发生在二月,但是具体的巢穴和卵的细节尚未完全报道。不过,有一对在菲律宾的潘奈岛被观察到进行起伏展示飞行,这被认为是求偶或者领地保卫行为。

【外型辨识】
菲律宾蜂鹰与菲律宾鹰雕的区别在于飞行时头部较窄,并且冠羽明显。与同属的凤头蜂鹰亚种(philippensis)相比,菲律宾蜂鹰具有红色的眼睛、较小或无冠羽,下体和翅膀下侧有条纹而非斑点。亚种间的区别在于winkleri体型较大并羽毛更偏向棕色。

【保护状况】
IUCN的评级为“无危”(LC),但是CITES将其列为II级。尽管总体数量稀疏,它们主要面临森林砍伐和农业扩张的长期威胁。winkleri亚种的分布区估计只有5000平方公里,种群可能不到400对;steerei亚种拥有7500平方公里的分布区,估计种群为600-750对。

【地理分布】
这种鸟分布于菲律宾群岛(帕拉旺岛除外)包括北部岛屿(如吕宋、波利洛、卡坦端内斯、马林杜克、锡布延和朗布隆),以及南部岛屿(萨马、内格罗斯、锡亚高、棉兰老、薄荷、保和、塔布拉斯、杜纳加特、巴西兰、塔威塔威和马斯巴特)。这种鹰的分布范围广泛,但因地理隔离而分化成不同的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