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山雀科 > 黑冠山雀属 > 煤山雀
煤山雀

煤山雀

英文名:Coal Tit

学名:Periparus ater

【简介】
煤山雀(学名:Periparus ater),是雀形目山雀科中的一个物种。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及北非的寒温带和温带地区。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总局2023年发布的《国家保护有益或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外形特征】
体长约11厘米,体重在7.2至12克之间。成鸟头部呈黑色并带有光泽,颈部有大面积黑色条带,体侧呈现灰至肉桂色。外貌特点是翼上有两条明显的白色翼斑和大片白色颈背斑。雌雄羽色相似,但雌鸟能略偏绿色,颈背也较相似,翅膀较暗且边缘稍深灰。幼鸟羽色稍暗淡,黑部位偏灰褐色,下体部分呈黄皮色,翼上有白斑。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在针叶树组成的温带林地中,也可见于多种森林类型。偏好在树冠间跳跃觅食,聚集时与其他山雀混群。食物来源从昆虫到小型无脊椎动物及植物种实。冬季拥有适应性和较强的储存食物能力,可在寒冷环境下存活。

【鸣叫特征】
发出简短的“dee”声,或重复的“see-see”鸣叫声。其歌声尖锐,似“if-he, if-he, if-he”。特别是春季,1月至6月为鸣叫高峰期。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为三至五月,雌鸟筑巢产卵,巢多位于树洞或土崖缝隙中。巢内通常产下7至11枚卵,孵化期为14天,雏鸟留巢约18天,即可离巢。

【外型辨识】
与欧亚大山雀、褐冠山雀在辨识上有细微区别,主要通过仔细观察胸部纵向条纹、白斑翼斑及体色差异来区分。

【保护状况】
近几十年的研究显示,煤山雀虽数量波动,但总体仍稳定且分布广。受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中国多项保护条例的关注。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北非等寒温带至暖温带地区。适应多种栖息环境,包括次生阔叶林、竹林及人工种植林,也偶尔见于小型木林及果园附近。不同于其他山雀,夏季和冬季分布有细微偏差,覆盖了高至海拔3000米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