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鹃鵙科 > 山椒鸟属 > 灰喉山椒鸟
灰喉山椒鸟

灰喉山椒鸟

英文名:Grey-chinned Minivet

学名:Pericrocotus solaris

【简介】
灰喉山椒鸟(学名:Pericrocotus solaris),俗名十字鸟。此鸟是雀形目鹃鵙科所独有的山椒鸟属鸟类。它们通常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东部、印度、台湾和东南亚等地。

【外形特征】
成年雄鸟头部和肩部为铅黑色,下巴淡灰色,喉咙和腹部为橙色,腹部至腹部侧部分为鲜橙色。雌鸟体色较淡,配色由橙色变为黄色,并在额基部分具有黄色。幼鸟身形类似雌鸟,但在背部带有黄橄榄色条纹或斑点。雄鸟的平均体重大约为13.5-16克,全长约17-19厘米。

【生活习性】
群居行为是此鸟的典型生活模式,它们喜欢栖息在开阔森林、常绿和湿落叶林中,有助于捕捉小昆虫和节肢动物。它们常结伴在树冠层上搜寻食物,且以其独特的觅食搭配方式形成混合种群,与山雀、小鹎和其他食虫鸟类一起活动。

【鸣叫特征】
该鸟发出的鸣叫声是持续而尖锐的声音,可释义为"tsisisip",通常伴随一个短促的向下弯曲的哨声。觅食时它会产生成串轻薄的"tswee-seet"声音。

【繁殖习性】
自繁殖期起始的4月至6月,周期明显,通常推测会有两次繁殖活动。灰喉山椒鸟拥有建造极其精美巢的技能,通常在成鸟之间合作建造树冠层高度达到14米的巢。每窝产卵大约3枚,卵颜色为淡绿色,配以稀疏淡锈斑点。

【外型辨识】
相较于其他山椒鸟属的种类,灰喉山椒鸟主要区别在于雄鸟的喉部及耳羽为深灰色或烟灰色,而雌鸟的额部基部不带黄色。

【保护状况】
灰喉山椒鸟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同时被IUCN列入“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灰喉山椒鸟侵入中国西藏、内地省份,包括台湾等多个区域。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地。该物种普遍分布于世界多个区域,涵盖中国、印度、越南、老挝、印尼及菲律宾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