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鹃鵙科 > 山椒鸟属 > 赤黄山椒鸟
赤黄山椒鸟

赤黄山椒鸟

英文名:Orange Minivet

学名:Pericrocotus flammeus

【简介】
赤黄山椒鸟(学名:Pericrocotus flammeus),又名红十字鸟、朱红山椒鸟,系雀形目鹃鵙科山椒鸟属的鸟类。这一物种原为赤红山椒鸟的一个亚种,现已提升为独立物种。

【外形特征】
雄性赤黄山椒鸟头部、下巴、喉部、背部上半为金属光泽蓝黑色,下半背、臀部及尾上覆羽为鲜亮的橙红色;翅膀黑色,翼尖和尾羽边缘亦有橙红色点缀。雌性外观则呈灰黄色调,顶至背部灰或黄橄榄色,下背部到臀部及尾上覆羽为绿黄色,翅膀和尾羽基本黑色,雄性红色部分由黄色取代。

【生活习性】
赤黄山椒鸟活跃于印度南部、斯里兰卡乃至喜马拉雅地区等区域的森林地带。随着栖息地需要较高的树木阴影覆盖,其活动高度可达到海拔2100米。这种鸟类通常是群体活动,偶尔会与其它鸟类混群觅食,以昆虫为主食,如毛虫、蚱蜢、蟋蟀及蝉,并偶尔捕食蜘蛛。其觅食活动主要集中在树冠层或突出树顶位置,而捕捉空中飞虫则是其独特技巧之一。

【鸣叫特征】
赤黄山椒鸟常发出尖锐的哨音“weep-sweep”作为其主要鸣叫特征。

【繁殖习性】
赤黄山椒鸟的繁殖期较为分散。喜马拉雅地区通常为4月至6月,印度半岛在2月和6月至10月间,斯里兰卡则主要在2月至5月及8月至9月,东南亚的繁殖期为6月至7月,中南半岛、巴厘岛和菲律宾大致在3月至4月。它们的巢结构精巧,呈开放杯状,由苔藓和树皮制造,借助蛛丝固定并加以装饰。这些巢通常位于距地面6至20米的高度水平枝杈上。每窝产卵2至3枚,雌鸟承担全部孵卵责任,而雏鸟由双亲共同抚育。

【外型辨识】
与其他山椒鸟区别在于,雄鸟的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末端具有孤立的红色标记,而雌鸟则具有黄色前额和灰色上体。

【保护状况】
赤黄山椒鸟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南部、斯里兰卡、喜马拉雅山脉、东南亚部分地区、菲律宾等区域。该物种生命力强劲,IUCN评级为无危(LC)。

【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