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山椒鸟
英文名:Ashy Minivet
学名:Pericrocotus divaricatus
【简介】
灰山椒鸟(Ashy Minivet,学名:Pericrocotus divaricatus)是一种属于雀形目、鹃鵙科山椒鸟属的鸟类。在中国,这些鸟类可见于内蒙古、东北、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福建、湖南、广东、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
【外形特征】
雄鸟头部具有前额白、窄黑额带和眼上方及颈后黑、耳羽黑、延伸至后头和颈背的特征。背部为一致的石板灰色,翼下覆羽为黑白色。下体多为白色,翼下覆羽则为灰白相间。雌鸟头部颜色为淡灰色,下体颜色较淡,同样呈白色,腰部为灰色。幼鸟外表与羽毛灰白色或浅烟灰色有关。
【鸣叫特征】
灰山椒鸟的鸣叫声带有明显的金属质感和仿佛虫鸣般的快速上升颤音,例如"hirihirihirin"或“dee-dee-dee-dee-de”,有时传达出慢节奏的音节,如"tsure re re…"或"hii-rii-rii"。
【生活习性】
它们喜欢栖息于从常绿和落叶森林到次生林、林地,甚至在红树林、林地边缘、刺柏、种植园、开阔地带和大型公园之中。繁殖季节通常出现在每年的5月至7月间。灰山椒鸟通常在日间和夜间迁徙,迁徙范围从西伯利亚东南部、中国东北部、朝鲜半岛至日本,到东南亚、苏门答腊、婆罗洲和菲律宾等地度冬。
【繁殖习性】
灰山椒鸟繁殖活动多在茂密的原始落叶阔叶林和红松阔叶混交林中开展。它们成对筑巢,巢采用草茎、雪松针叶和苔藓做的杯状结构,通常位于7至8米高的树枝。每巢通常产4至5枚卵,孵化期17至18天。雏鸟的情况尚不明确。
【外型辨识】
灰山椒鸟有两种亚种:
1. 指名亚种:Pericrocotus divaricatus divaricatus
2. 琉球亚种:Pericrocotus divaricatus tegimae
【保护状况】
尽管灰山椒鸟栖地分布范围广泛且种群稳定,但持续保护其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
灰山椒鸟分布广泛,涵盖了俄罗斯的黑龙江流域、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中国、东南亚以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及加里曼丹地区。2022年,该物种首次在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