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鸡形目 > 雉科 > 山鹑属 > 斑翅山鹑
斑翅山鹑

斑翅山鹑

英文名:Daurian Partridge

学名:Perdix dauurica

【简介】
斑翅山鹑(学名:Perdix dauurica),也被称为须山鹑,属于鸡形目雉科山鹑属的陆栖鸟类。它们在中国的分布广泛,囊括西伯利亚、乌苏里边区至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青海等地。特别青睐于草丛或灌木丰富的开阔地带,特别是在秋季和冬季会前往农田觅食。

【外形特征】
斑翅山鹑体型适中,体长约为28-30厘米,体重200-340克。其羽毛总体上呈灰棕色,腹部带有明显的深色斑点,脸部和胸部为橙色。雄鸟与雌鸟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雌鸟胸部和腹部的斑点相对较小且颜色较暗淡,脸部和胸部的橙色范围也更小。幼鸟则拥有更显著的上部标记。

【鸣叫特征】
斑翅山鹑的叫声近似刺耳的金属摩擦声,“rex..rex..rex..”。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于多样化的开阔环境,包括各种草原、灌丛、林缘和果园等区域。在秋季,它们会集结成较小的群体(通常在15-30只左右),而到了冬季,群体数量增加到200只左右。斑翅山鹑的食物主要为草籽、谷物和浆果等植物性食物,夏季也会捕食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从5月末开始,在吉林和山西等地区配对时间最早可提前至3月中间。巢穴简单,隐蔽在遮蔽物下,主要由周围刮来的草、落叶和根制作而成,有时还会抚以柔软的羽毛。每巢产卵量多在18-20枚,孵化周期约为25天,孵化期由雌鸟单独负责,而孵化后两性共同照顾幼雛。

【外型辨识】
与灰山鹑相似,但更具鲜明的灰色色调,胸部拥有广阔铺展的栗褐色标记。而在肩胛区有更为显著的苍白羽轴纹。腹部斑点周围有赭黄色,而不是灰白色的特征。雌鸟相比雄鸟,有更为醒目的条纹和斑点,腹部斑点也更小或者根本不见。

【物种区别】
与灰山鹑相似,但具有鲜明的灰色色调、胸部广泛的栗褐色标记以及显著的苍白羽轴纹等外貌差异。

【保护状况】
斑翅山鹑列为此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无危”(LC)等级。然而,由于过度捕猎,中国北方一些区域的斑翅山鹑数量有所下降,因此,进行保护应被给予高度重视。已于2023年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
斑翅山鹑广泛分布于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和塔吉克斯坦等地,固定见于青海、东北、内蒙古、山西等地区。常栖息于平原、草原、森林和栽培地等多样化生态领域,并擅长在这些多变环境中求生与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