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燕鵙科 > 盾钟鹊属 > 山盾钟鹊
山盾钟鹊

山盾钟鹊

英文名:Mountain Peltops

学名:Peltops montanus

【简介】
山盾钟鹊,学名Peltops montanus,又称Mountain Peltops。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雀形目、燕鵙科、盾钟鹊属的中等体型鸟类。

【外形特征】
山盾钟鹊体长约20厘米,体重通常在27至36克之间。头部较大,嘴呈尖钩状,尾巴有浅叉状。羽毛主要为光亮的蓝黑色,翼羽有淡淡的褐色。头部侧面有清晰的白扇形斑块,从眼睛延伸到颈部,背部则有大面积的白领块。臀部、尾上覆羽、大腿以及下腹部和尾下覆羽为红色,翅膀底部下部为白色。虹膜呈橙红色至深棕色,喙和脚则为黑色。雄鸟和雌鸟外观相似,但雄鸟略大。幼鸟的颜色较为暗淡,部分翼羽尖端带有白色,喉咙和下巴也有少量白色。

【鸣叫特征】
山盾钟鹊频繁发出一系列快速的6至12个柔和音符,时间不超过一秒钟,音调逐渐减低,类似沿梳子齿滑动手指的声音。偶尔会听到类似于手指摩擦声的‘wheep’,以及高音的重复口哨声‘ti-chew’。

【生活习性】
山盾钟鹊主要栖息在新几内亚山脉的高大森林,对开放空间森林边缘的高树枝十分偏好,如滑坡、倒木旁,或河流、道路周围,并在原始森林中被观察到在突出树木和山脊线上。栖息高度范围广,可达550至3000米,但多分布在600米以上。

【繁殖习性】
有关繁殖的具体信息较为匮乏。已有记录显示,可能在旱季末期至雨季初期进行繁殖。其巢穴由小枝条和根须构成,呈碗状,建于距地面7至35米高的水平分叉处。在一个巢穴中观察到两只雏鸟,但除此之外没有更多信息。

【外型辨识】
山盾钟鹊不同于其相近物种盾钟鹊,但后者体型略大,头部侧边的白色斑块覆盖范围更大,能延伸到眼线以上,且其背部的白色斑块更为突出。两者声音也有显著差异。

【保护状况】
山盾钟鹊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等级为LC(无危)。考虑到其潜在的广泛分布,尽管研究不足,但并未表明整体种群濒临灭绝。

【地理分布】
山盾钟鹊主要栖息于新几内亚内地山区,在沃格尔角半岛,包括塔姆劳山脉、阿法克山脉,以及从韦兰德山脉到休恩半岛和东南半岛,贯穿福贾山脉、北海岸山脉和阿德尔伯特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