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鹱形目 > 洋海燕科 > 白脸海燕属 > 白脸海燕
白脸海燕

白脸海燕

英文名:White-faced Storm Petrel

学名:Pelagodroma marina

【简介】
白脸海燕,学名Pelagodroma marina,属于鹱形目洋海燕科。这种鸟体型中等,体长18至21厘米,翼展约41至43厘米,体重通常在40至70克之间。

【外形特征】
白脸海燕的头部分为深棕灰色的帽子和眼罩,与白色的脸部形成鲜明对比。其上体呈棕灰色,大覆羽尖端较淡,形成较窄的白色条纹,尾巴黑色,下体均为白色,只是颈侧有一条宽幅的棕色带。虹膜为深褐色,喙为黑色。腿和脚呈微黑色,有时带有宽而暗的乳黄色网状物。雌雄个体在外观上非常相似,唯一区别在于雌鸟的翅膀和尾巴可能略大一些。幼鸟与成鸟相似,不过新鲜的羽毛边缘和尖端更宽,根据换羽情况,它们可能会呈现灰色或棕色。

【生活习性】
白脸海燕主要活动在远离陆地的海洋和远洋环境中。繁殖时,它们偏好在孤立岛屿上的平坦沙地、油草植被地区或是岩石地带。夜间活动频繁,主要以浮游甲壳类动物为食,并偶尔捕食一些鱿鱼和表层浮游生物等其他小型海洋生物。

【鸣叫特征】
无具体描述。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在春季和夏季,白脸海燕会在土壤下挖掘洞穴筑巢。巢穴的入口通常被植被覆盖,洞穴内部铺设了干燥的植物材料以作床垫。每窝仅产一枚卵,白色带有斑点,由雄鸟和雌鸟共同孵化,孵化期约38至59天。雏鸟出生时覆盖着灰色绒毛,最初两到四天由双亲照顾,之后逐渐独立。在离巢前的50至70天里,雏鸟体重可达54克,离巢前为90克。

【外型辨识】
无具体描述。

【物种区别】
无具体描述。

【保护状况】
由于对环境干扰极度敏感,白脸海燕的种群数量受到威胁。虽然面临着人类局部捕猎和引入捕食者(如老鼠、猫和蛇等)等风险因素,但它们目前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白脸海燕繁殖于包括大西洋的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北极大西洋的多个岛屿在内的地区。它们的非繁殖地则广泛覆盖亚热带和温带的北大西洋、印度洋西北部及太平洋东南部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