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椋鸟科 > 粉红椋鸟属 > 粉红椋鸟
粉红椋鸟

粉红椋鸟

英文名:Rosy Starling

学名:Pastor roseus

【简介】
粉红椋鸟,学名Pastor roseus,亦被称为绯椋鸟或铁甲兵。其独特的粉红色与黑色相间的羽毛是显著特征之一。

【外形特征】
粉红椋鸟体型中等,体长约19至24厘米,体重在60至88克之间。雄鸟头部至喉部呈黑色带有紫色光泽,上身、胸腹及尾下部为淡粉色,雌鸟相似但色彩稍暗淡。幼鸟整体呈沙灰色至棕色,下颚白色,喙呈橙色。雄鸟在繁殖季节头顶会形成长而竖直的冠羽状饰。

【鸣叫特征】
它们发出短促且刺耳的叫声,在觅食及栖息时尤为常见。这种叫声同紫翅椋鸟的叫声相似。

【生活习性】
粉红椋鸟栖息于开阔的干旱地带,尤其是有大量蝗虫及其他昆虫的地方。繁殖时期后,它们倾向于移动至植被较为茂密的区域。冬季时,粉红椋鸟常栖息在各种生境中,如林地、开阔地及荆棘灌木丛等。它们喜欢群居,并偶尔与其他鸟类如乌鸦、织雀以及麻雀混群。

【繁殖习性】
粉红椋鸟的繁殖季节通常在5月至7月,与食物充足的情况紧密相关。它们实行一夫一妻制,通过群体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巢筑于岩石缝隙、洞穴或建筑的孔洞等形式,使用草和细枝搭建。每次鸟巢产出3至6枚淡蓝色蛋,孵化期为15天左右,雏鸟需要大约24天的喂养才能独立。

【外型辨识】
粉红椋鸟最显著的特点是其粉红色与黑色相间的羽毛以及头顶在繁殖季节形成的冠羽状饰。雌鸟颜色较淡,幼鸟整体呈沙灰色至棕色。

【保护状况】
粉红椋鸟被IUCN评估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粉红椋鸟广泛分布于欧洲东南部至亚洲中部及西部地区,包括乌克兰东部、伏尔加河下游草原、哈萨克斯坦、伊朗北部、阿富汗及中国新疆等地。在冬季则多迁徙至印度与斯里兰卡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