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麻雀
英文名:Kenya Sparrow
学名:Passer rufocinctus
【简介】
肯尼亚麻雀(Passer rufocinctus)属于雀形目雀科雀属,是一种体型较小的小型鸟类。成鸟体长约为13至14厘米,体重在25至32克之间。
【外形特征】
雄性肯尼亚麻雀的头部至上背、耳羽和脸颊呈现蓝灰色,耳羽后缘有宽大的栗色新月形斑块,颜色自上背至尾上覆羽变得较暗。雌鸟的体色则较为暗淡,尤其是胸带呈深灰色,栗色部分被淡黄色替代。幼鸟的外观类似于雌鸟,但色泽更为苍白。在繁殖季节,雄鸟的嘴头部分变为深灰色,腿脚为棕色。
【生活习性】
肯尼亚麻雀通常于干燥的木草原和农田地带活动,也常见于人类居住区附近。它们的主要食谱包括谷物、小种子和家中的残羹剩饭,且在喂养幼鸟时也会用到一些昆虫。觅食时,肯尼亚麻雀多选择地面活动,而非树上。非繁殖季节期间,它们可能以2至10只的小群体形式出现。
【鸣叫特征】
肯尼亚麻雀的叫声为响亮而上扬的“chreep”或“chuweep”,其歌声由尖锐的金属音符和较低的叽喳声交替组成。这种音色特点有助于识别它们的鸣叫。
【繁殖习性】
关于肯尼亚麻雀的繁殖习性,具体细节不足,但其生活习性表明它们能够在干燥环境中建立巢穴。
【外型辨识】
肯尼亚麻雀的体型与棕麻雀相似,但体型更小,眼睛颜色较浅,脸部更灰,颈部和背部有更多的灰色。与紧密的Shelley's Rufous Sparrow相比,其位置上的区别和浅色眼睛有助于区分。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评估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肯尼亚麻雀主要分布于肯尼亚的南部和东部地区,以及坦桑尼亚北部的非洲木草原和人类居住区。具体而言,它们分布在肯尼亚西南部、东南部,以及坦桑尼亚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