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岛麻雀
英文名:Abd al-Kuri Sparrow
学名:Passer hemileucus
【简介】
阿岛麻雀(英文名:Abd al-Kuri Sparrow,学名:Passer hemileucus)是雀形目雀科雀属的一种鸟类。这种典型的红褐色麻雀拥有条纹背部、灰冠、颈背和臀部。雄鸟的黑色喉部饰羽使其整体色彩更为鲜明,并且面部和肩部带有更多红褐色调。阿岛麻雀仅分布于索科特拉岛上的阿布德库里岛,偏好干燥环境,如岩石和灌木覆盖的斜坡。它们偶尔也会靠近人类居住区。
【外形特征】
成鸟体长约12至12.5厘米,体重约20至25克。雄鸟背部有条纹,上体呈棕黑色斑驳。外侧飞羽在基部和近端处扩大,形成两条横斑纹,飞行时尤为显著。雄鸟背部呈灰色条纹,通体为棕褐色,具有较宽的棕色眉纹,在脸颊后部有黑色条纹。翅膀羽色从黑到黑褐色不等,有浅黄或暖棕色羽缘。雌鸟较小,羽毛红棕至棕色,胸部和腹部为浅灰色,胸部和腹部沾有黑色纵纹。
【生活习性】
阿岛麻雀群体活动频繁,常集结成30至50只的小群。由于食物和栖息地相对固定,它们通常在相同的地区活动和觅食,但是也可能偶尔游荡到其他地方。它们主要以草籽、种子和果实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在繁殖季节会增加昆虫的摄入量。为了获取水分,它们主要是在植物中摄取。
【鸣叫特征】
阿岛麻雀叫声欢快,类似‘chirp’,通常是缓慢连续发出的一系列声音。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每年一般生产两次。阿岛麻雀的巢常常建在岩石斜坡的天然洞穴中,或在堤坝、桥梁、房檐下方的洞穴等地方。巢使用枯草叶、草茎和细枝制成,内部填充棕丝、羊毛和羽毛。每窝产卵2至5枚,通常每窝3枚。孵化由雌雄鸟共同承担,孵化期约为12天。雏鸟为晚成性,出生时全身赤裸,由父母共同喂养。雏鸟在大约两周后能离巢,但仍需亲鸟继续喂养一周左右才能独立生活。
【外型辨识】
阿岛麻雀与索科特拉麻雀的区分主要在于分布区域不同。雄鸟颜色更为鲜艳,雌鸟则羽毛颜色更为浅淡,与雄鸟相比有显著差别。
【保护状况】
阿岛麻雀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标记为易危物种。
【地理分布】
阿岛麻雀仅分布于索科特拉岛上的阿布德库里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