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雀
英文名:Cinereous Tit
学名:Parus cinereus
【简介】
大山雀(学名:Parus minor),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鸟类,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的林地、农田、花园以及城市环境中。它们既能在茂密的山林中生存,也能适应城市公园的生活。
【外形特征】
大山雀成鸟头部为黑色,脸颊有明显的白色斑块,胸腹部为白色,中间有一条黑色纵纹。翅膀呈灰色,靠近肩羽处有轻微的绿色光泽。幼鸟的颜色较暗,与成鸟相比,黑色部分被替换为灰色。雌鸟和雄鸟在外形上几乎无异。
【鸣叫特征】
大山雀的鸣叫声多变,包括明亮的“tzi-hei tzi-hei”,尖锐的“seep”声,还有粗哑的“tzi-tzi-tzshhhhhh”声带来的响亮短促叫声。
【生活习性】
大山雀栖息于多种生境中,包括林地、农田、花园和城市绿地。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同时也取食种子和果实。这种分布广泛的鸟类常见于东亚地区,从日本、中国东部到韩国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繁殖习性】
大山雀繁殖季节通常从1月持续到9月,大山雀一般筑巢于树洞、墙洞、岩壁或建筑物中。有的时候它们还会利用旧松鼠巢穴或废弃的鸟巢。一窝可产5-12枚卵,孵化期约为12-15天,幼鸟孵化后需喂养16-22天才能离巢。
【外型辨识】
与欧洲相关的同类鸟类相比,大山雀的颜色较为暗淡。不过,头部黑色区域和脸颊上的白色斑块是大山雀的显著特征。
【保护状况】
大山雀被列入IUCN无危物种名单。在中国大陆,这些鸟类常见于北方及中部地区,而其在东亚的分布则涵盖了日本、韩国等国家。
【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