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蜡嘴鹀
英文名:Red-crested Cardinal
学名:Paroaria coronata
【简介】
冠蜡嘴鹀(学名:Paroaria coronata),又称冠红蜡嘴鹀、冠红蜡嘴雀或裸鼻雀,是雀形目裸鼻雀科蜡嘴鹀属的一种中等体型鸟类。该物种以鲜红色的头部和醒目的红色冠羽著称,背部和翅膀呈现灰色,腹部则为白色。成年冠蜡嘴鹀的喙为橙黄色,脚爪肉红色,虹膜呈琥珀色。
【外形特征】
此品种的显著特征为鲜红的头部和冠羽,以及带有红色领巾的胸部。背部、翅膀和尾部为灰色,而腹部、胸部以及尾下覆羽则为纯白色。翼覆羽为灰色,而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尾羽颜色更深。幼鸟与成鸟形态相似,但是头部和领巾暗棕色。雄鸟与雌鸟在外形上很难区分。
【鸣叫特征】
此品种的叫声为缓慢而富有旋律感的哨音。
【生活习性】
冠蜡嘴鹀主要以种子、果实、昆虫和小型节肢动物为食,它们通常成对或小群聚于地面觅食。栖息于亚热带或热带的灌木丛和已被严重破坏的森林地带。喜欢在干旱或半干旱环境中生活,也常见于农田和工业区等城市区域。到非繁殖季节时,会集结成更大的群体。
【繁殖习性】
繁殖信息暂无具体报道。
【外型辨识】
冠蜡嘴鹀与近亲冕蜡嘴鹀和黄嘴蜡嘴鹀存在相似之处,但可以通过明显的红色冠羽和灰色翅膀来区分前者,后两者具有黑色的喉部、较深的颜色以及黄或橙色的喙。
【保护状况】
据IUCN评估,冠蜡嘴鹀属于低危(LC)级别;而CITES将它们列为附录II保护物种,限制了它们的贸易和进出口。
【地理分布】
冠蜡嘴鹀原产于南美洲,分布范围包括阿根廷北部、玻利维亚、巴西的潘塔纳尔湿地以及乌拉圭。此外,该物种还被引入到夏威夷、波多黎各、智利及巴西的一些引入区,如圣保罗的Tietê生态公园。其自然栖息场所位海拔500米以下,即亚热带或热带的干旱灌木丛,或是已高度退化的旧森林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