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鸻形目 > 鸥科 > 白鸥属 > 白鸥
白鸥

白鸥

英文名:Ivory Gull

学名:Pagophila eburnea

【简介】
白鸥,学名为Pagophila eburnea,英文名Ivory Gull,属于鸻形目鸥科唯一种。其独特的全白羽毛,搭配黑腿以及蓝绿色带橙尖的喙,使其成为一类具有迷人外观的珍稀鸟类。主要分布于北极地区。

【外形特征】
成年白鸥体型中等,约40-43厘米,翼展108-120厘米,体重520-700克。性别间外观相似,全身羽毛纯白,喙呈蓝灰色渐变为灰绿色,并在末端呈现黄色或红色,腿为黑色。特别的是,幼鸟具有黑色面罩,尾部通常具有一条狭窄的黑色亚端带,上体和飞羽尖端有黑色斑点,形成独特的"貂皮"外观。

【鸣叫特征】
白鸥发出尖锐且类似燕鸥的双音节kee-urr声,特征明显,区别于一般的鸥类。

【生活习性】
白鸥栖息于北极的冰封海域,在冬季尤其是靠近冰缘地带生活。它们以鱼类、甲壳类、小型哺乳动物、鸟蛋和小鸟为食,同时作为一种机会主义食腐动物,经常在北极熊或其他掠食者的猎杀现场觅食。

【繁殖习性】
白鸥繁殖期间栖息在北极海岸和悬崖上筑巢,每次产1-3枚橄榄色的蛋。巢通常由苔藓、地衣或海藻衬里构成。总体来说,领地意识较强。

【外型辨识】
与其他鸥科鸟类相比,白鸥体型更为圆胖,颈部较短,头部较圆,喙相对较小且直。成鸟全长纯白,眼睛深色,腿黑,喙蓝色带有黄尖。幼鸟除了头部有暗色外,翅膀和尾部上有斑点,身形偏小,完全不同于其他鸥类。

【保护状况】
据IUCN评估,白鸥现处于"近危"状态(NT)。其繁殖区遍布北极高纬度岛屿,从格陵兰至北极诸岛,乃至西伯利亚北部。而在非繁殖期,它们迁徙至北极地区的浮冰地带,曾至格陵兰东南、加拿大拉布拉多及白令海。

【地理分布】
白鸥的主要迁徙路径及某种群规模仍存在未明确之处。该鸟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无危(LC),同时也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