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蒂泰霸鹟科 > 厚嘴霸鹟属 > 斑纹厚嘴霸鹟
斑纹厚嘴霸鹟

斑纹厚嘴霸鹟

英文名:Barred Becard

学名:Pachyramphus versicolor

【简介】
斑纹厚嘴霸鹟(学名:Pachyramphus versicolor),隶属于雀形目蒂泰霸鹟科厚嘴霸鹟属,是一种小型鸣禽。该物种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多个国家,包括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以及玻利维亚西北部。斑纹厚嘴霸twor凭借其独特的羽毛色彩和鸣叫声音广为人知,属于无危(Least Concern, LC)物种。

【外形特征】
雄性斑纹厚嘴霸鹟具有黑色顶冠和背部,黄色的脸颊和黑色横条纹腹部;雌性则有橄榄绿色背部、红褐色翅膀及较稳固的黄绿色腹部;幼鸟体型较为淡雅,绿色显著,腹部条纹不明显。

【鸣叫特征】
它们发出柔和而持续的“weet weet weet weet”或“tseep tseep tseep tseep”声的啼叫,这种叫声的特点有助于识别其存在。

【生活习性】
斑纹厚嘴霸鹟主要栖息于1500至2500米高度的山林树冠层中,亦在早春时节更高海拔处出现。其饮食包括飞行中捕捉的大型昆虫、蜘蛛或悬停采食的小浆果等。

【繁殖习性】
繁殖周期通常集中在4月至6月。雌鸟在树高度15-23米的枝叉处搭建直径约为30厘米的球状巢穴,每窝产2枚浅棕色带深棕色斑点的蛋。孵化期为18至20天,雌鸟单独孵卵,雄鸟在育雏期间可能会辅助喂食。

【外型辨识】
斑纹厚嘴霸鹟雄性和雌性的主要区别在于头部和背部的颜色。雄鸟具有黑色顶冠和明显的腹部条纹,而雌性有橄榄绿色背部和灰色顶冠。

【保护状况】
IUCN红色名录标注其为无危(Least Concern, LC),意味着斑纹厚嘴霸鹟未面临迫切的灭绝风险。然而,保护工作仍然非常重要。

【地理分布】
该物种的地理分布范围广泛,覆盖了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及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以及玻利维亚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