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灰厚嘴霸鹟
英文名:Slaty Becard
学名:Pachyramphus spodiurus
【地理分布】
蓝灰厚嘴霸鹟(Slaty Becard,Pachyramphus spodiurus)主要栖息地为南美洲西部地区。它们分布在厄瓜多尔的西至埃斯梅拉达斯省的洛哈省西部和秘鲁西北部包括通贝斯、皮乌拉北部、卡哈马卡、亚马逊州等地。
【外形特征】
雄鸟整体呈蓝灰色,其头部黑色,颈背混有蓝灰色,翼带黑灰,白色边缘,而尾部则为暗黑。雌鸟全身呈现亮肉桂色,头顶较深,具有明显的白色和灰色眉纹。翼边黑色,略带红棕色,尾部肉桂色,腹部白带肉桂色,并带有浅黄色调。体长约为14厘米,喙部呈黑色,基部下颌偏灰色淡色,腿则为黑色。
【生活习性】
蓝灰厚嘴霸鹟通常居住在半湿润区和落叶林地、灌木丛、稀疏灌木生境、种植园和干燥的河边林。偶尔也会在经过砍伐后的湿润地带发现。一般栖息于海拔从600到750米,局部可达到1100米的区域。该物种通常成对活动,活动范围大多在树冠和次级树冠,也会在近地面寻找食物。
【鸣叫特征】
雄性蓝灰厚嘴霸鹟具有特殊的鸣叫声,是一个系列快速带有轻微旋律的音符序列,声音先缓慢开始随后迅速转变到加快速度的更高声调和音量,伴有持续2至3秒的低沉颤音。
【繁殖习性】
繁殖巢为封闭状球体结构,用树枝和苔藓构建,悬挂于树上,高度大约在15米。巢内含有薄嫩铁兰属植物和马尾状根丝进行加固,巢内通常内衬有细树皮条。已记录的巢中共有两只雏鸟。
【外型辨识】
与单色厚嘴霸鹟相比,蓝灰厚嘴霸鹟体型更小,喙相对较细,白色眉纹,翼羽边缘也呈现白色。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蓝灰厚嘴霸鹟被列为了濒危级别(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