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啸鹟科 > 啸鹟属 > 白腹啸鹟
白腹啸鹟

白腹啸鹟

英文名:White-bellied Whistler

学名:Pachycephala leucogastra

【简介】
白腹啸鹟(Pachycephala leucogastra),又称White-bellied Whistler,是一种分布于新几内亚中北部、东南部及路易西亚德群岛的雀形目啸鹟科鸟类。

【外形特征】
成年雄鸟背部为灰色,头部、颈背和宽阔的胸带呈黑色,喉咙上有一个醒目的白色斑块,黑色胸带下方是淡白色的腹部。雌鸟头部及身体侧面颜色较淡,大多为暗灰色,翅膀及尾巴为深棕色,而喉咙则为白色或微白,并带有极细的黑色条纹。幼鸟和雌鸟相似,但更为褐色且喉部和胸部有明显的灰色条纹。

【鸣叫特征】
白腹啸鹟的叫声类似于一系列音阶,通常以爆发性的“chéw”结尾。此外,还在其叫声中观察到模式化的音节,一种逐渐增强音量的“see-see-see-see-see”模式,以及一种尖锐的“eee-chóng”。

【生活习性】
白腹啸鹟主要栖息于湿润的桉树林、红树林和橡胶种植园等地,海拔从海平面到1200米都有分布,是一种非迁徙性鸟类。它们在树冠层活动,主要食料是昆虫。

【繁殖习性】
这一物种的繁殖季节可能在雨季,或延伸至旱季初期。雌鸟在树杈处建造杯状巢,高度通常在10至20米之间,但在红树林边缘可能低至水面以上2米,每次可生两到三个卵。

【外型辨识】
白腹啸鹟与阿鲁啸鹟不同在于明显的白色喉部。雄鸟相较于雌鸟颜色更加鲜艳,而幼鸟则颜色稍暗,喉部及胸部有更明显的灰色条纹。

【保护状况】
根据IUCN分类法,白腹啸鹟被列为无危(Least Concern, LC)。虽然分布在新几内亚部分地区及路易西亚德群岛的低地,并且相对稀少,但在一些地点(如新几内亚的潮湿桉树林)还可以常见到。

【地理分布】
白腹啸鹟分布于新几内亚的中北部和东南部及邻近的路易西亚德群岛,位于新几内亚东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