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啸鹟科 > 啸鹟属 > 俾斯麦啸鹟
俾斯麦啸鹟

俾斯麦啸鹟

英文名:Bismarck Whistler

学名:Pachycephala citreogaster

【简介】
俾斯麦啸鹟(英文名:Bismarck Whistler,学名:Pachycephala citreogaster)属于雀形目啸鹟科啸鹟属。这种鸟类分布于新几内亚东北部的俾斯麦群岛。

【外形特征】
**雄鸟**: 具有黑色的头顶和颈侧,橄榄黄色的颈部,上体呈黄橄榄色,黑色的翼缘则被橄榄灰色覆盖,黑色尾羽基部为暗灰棕色。
**雌鸟**: 头部呈现褐色至灰褐色,上体为暗橄榄褐色,下体则是灰色至灰黄色。
**幼鸟**: 身体几乎呈锈红色,翼羽为烟灰色,边缘带有锈色。这物种的体型变化较大,体重范围在19至32克,体长达16至19厘米。

【生活习性】
其鸣叫声音响亮,由哨音构成,常常以类似鞭裂的音节收尾。这种鸟类主要栖息于各种森林环境,更偏向于茂密的森林,偶尔出现在干燥或被改造的环境中。有关其迁徙习性的信息尚不明确,然而在热带及岛屿种群中,该物种可能呈稳定定居状态。而在澳大利亚的种群中,则可能存在季节性向低海拔开阔地带迁徙的现象。

【鸣叫特征】
其鸣叫声音响亮,由哨音构成,常常以类似鞭裂的音节收尾。

【繁殖习性】
主要的繁殖季节为8月到次年2月。其繁殖时会在灌木或小树的浓密外叶中筑巢,高度大约在0.5至9米之间。每次繁殖会产卵2至3枚,孵化期为15至16天,并且雏鸟的期长度为10至12天。然而,这种鸟巢可能会受到诸如寄生鸟等其他物种的威胁。

【外型辨识】
这种鸟类地理分布跨度涵盖了澳大利亚以及周边岛屿,其中特别指出在诺福克岛(Norfolk I)和豪勋爵岛(Lord Howe I)等特定岛屿上,由于小的地理分布范围,该物种的生存面临潜在威胁,因此在当地列为"易危"。总体上,其种群数量被视为中等到常见。

【保护状况】
据IUCN报告表明,俾斯麦啸鹟目前的保护状态仍未作明确评估(NE)。

【地理分布】
这种鸟类地理分布跨度涵盖了澳大利亚以及周边岛屿,其中特别指出在诺福克岛(Norfolk I)和豪勋爵岛(Lord Howe I)等特定岛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