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脸啸鹟
英文名:Goldenface
学名:Pachycare flavogriseum
【简介】
金脸啸鹟(学名:Pachycare flavogriseum),归属雀形目、细嘴莺科,是一种分布于新几内亚岛山区的小型、色彩鲜艳的鸟类。其显著特征为亮黄色的脸部和额头与灰色的冠部及上体形成鲜明对比。
【外形特征】
金脸啸鹟体型较小,长度约13厘米,重量为14至19克。雄鸟头部及颈后部为淡蓝灰色,与黄色前额头形成鲜明对比,翼羽尾端有白色斑点,背部有两排相连的白点。雌鸟的外观与雄鸟类似,但耳部有暗色斑块,且前额部分带有黑色斑纹。亚种subaurantium头部偏橙色,randi则更为橙黄色,subpallidum的颜色较为淡黄色,且黄色部分较多。
【鸣叫特征】
金脸啸鹟发出独特而响亮的鸣叫声,通常为两声(有时三到四声)的上升哨音,例如“wheep wheep”,接着是低音的双音节“chew chew”,叫声随每次递增而愈发响亮。接近巢穴时,其鸣叫声更为复杂,包括尖锐的啾啾声和低音颤音。
【生活习性】
金脸啸鹟栖息于海拔400至1800米的山地森林,偏好生活在森林中上层。其食物以昆虫和蜘蛛为主,常进行树冠觅食;它甚至偶尔会加入混合物种的觅食群体。受保护状况良好,被IUCN定为无危物种(LC),在较高海拔地区较常见,在低海拔区域则较少见。
【繁殖习性】
有关金脸啸鹟的繁殖习惯知之甚少,但从繁殖记录来看,繁殖期主要为六月至十一月。金脸啸鹟巢呈圆形球体,侧面朝下开口,由双方共同建设完成。亚种间颜色存在不同,但区别细微。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金脸啸鹟的保护等级定为无危(LC)。这一评级主要基于其在较高海拔地区较为常见的分布特点,并且在其栖息地中受到较少威胁。
【地理分布】
金脸啸鹟的主要分布区域覆盖了新几内亚岛,涵盖巴布亚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