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硬尾鸭
英文名:White-headed Duck
学名:Oxyura leucocephala
【简介】
白头硬尾鸭(英文名:White-headed Duck,学名:Oxyura leucocephala),属于雁形目鸭科硬尾鸭属。
【外形特征】
全长约45厘米,体重大约553至900克,翼展62至70厘米。雄性头部白色,顶部和领部黑色,身体呈红褐色,嘴部呈蓝紫色;雌性头部及后颈黑褐色,有明显的淡颊纹。
【生活习性】
栖息于开阔平原地区的淡水湖泊,特别喜好具有岸边植物和挺水植物的水质适中的水域。繁殖期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选择在开阔的内陆湖泊、水塘和沼泽地带筑巢;捕捉食物方式以潜水觅食为主,食物以水生植物为主,也包括水生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鸣叫特征】
通常极为沉默,但在争斗或求偶时会发出声音。在求偶过程中,雄鸟会发出类似玩具钟表的快速咔哒声,以及高音节、加速的笛状音符。
【繁殖习性】
每窝产卵6至10个;孵化期约为25天。
【外型辨识】
与其他鸭类相比,白头硬尾鸭最有辨识度的部分在于其头部形状、嘴和体型大小上的区别。雄性拥有明显的白色头部和黑色王冠;此外,雄性体型更大,其它则为灰褐色,并缺乏红褐色调。
【保护状况】
目前,白头硬尾鸭被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EN),也在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获得保护。它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栖息地丧失、栖息地污染和与其他鸭类特别是红头鸭杂交的威胁。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欧洲南部、非洲北部至亚洲中部和中国西北部;在中国,它们的繁殖区在新疆西阿拉套山脉、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地区、克拉玛依市以及偶见在湖北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