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鸮形目 > 鸱鸮科 > 角鸮属 > 白额角鸮
白额角鸮

白额角鸮

英文名:White-fronted Scops Owl

学名:Otus sagittatus

【简介】
白额角鸮(Otus sagittatus),又名White-fronted Scops Owl,属于鸱鸮科角鸮属。这种鸟类因独特的银灰色额头和显著的白色眉毛、耳羽及脸部特征而闻名。

【外形特征】
体长约为25至28厘米,体重109至139克。上部体色呈现深栗色或红棕色,并带有淡黄色斑点;尾巴和翅膀则有条纹。下体为浅肉桂红色,带有浓栗至黑色的箭头状标识。虹膜色泽深棕或暗蜂蜜棕色;蜡膜蓝绿色;喙和爪蓝白色。

【鸣叫特征】
白额角鸮的鸣叫声低沉快速,发出一组颤音后突然停止。每秒11到13次鸣叫,持续时间10至40秒不等,频率200至600 Hz之间,声音像一辆低沉的摩托车。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在热带雨林,尤其偏爱泰国和马来西亚的低地常绿森林。也吸引于次生森林和退化沼泽森林。夜行性动物,以昆虫为主食,尤其是蛾类。繁殖期为2月至3月间,在树洞筑巢产卵,每窝通常3至4枚蛋。

【外型辨识】
体型较大、尾巴较长,脸部苍白标记易于识别。

【保护状况】
白额角鸮被列为易危(VU)级别,并且被CITES列为附录II。主要生存威胁来自栖息地丧失。

【地理分布】
分布在亚洲南部和东南亚地区,包括缅甸南部(丹那沙林)、泰国南部以及整个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北部有少数迷鸟记录,但情况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