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鸮形目 > 鸱鸮科 > 角鸮属 > 阿拉伯角鸮
阿拉伯角鸮

阿拉伯角鸮

英文名:Arabian Scops Owl

学名:Otus pamelae

【简介】
阿拉伯角鸮(学名:Otus pamelae),首次记录于1937年,由美国自然学家乔治·拉蒂默·贝茨提出。最初认为该物种可能是非洲角鸮的亚种,但随着研究深入,最终在2014年被正式确认为独立物种。

【外形特征】
阿拉伯角鸮体长约为18厘米,体重62至71克之间。外观为紧凑的灰褐色身姿配以白色眉纹,下体灰色且带有深色条纹和斑点,眼睛呈金黄色,尖嘴及脚趾颜色相近。与同类相比,其下体标记较少,体型较小。

【生活习性】
阿拉伯角鸮偏爱干燥林地、岩石地带以及植被稀疏的环境,也出现在人类聚居区附近。以昆虫为主要食物来源,偶尔捕食小型脊椎动物。繁殖习性方面的信息仍需进一步研究。

【鸣叫特征】
叫声独特且高而略显粗糙,类似于蛙鸣声,重复频率为每5至8秒一次,持续时间较长。

【外型辨识】
阿拉伯角鸮的羽毛对比度较低,在落叶林、沙质林地以及岩石区域中较为明显。其栖息地选择偏向半干燥地带,并常在人类居所附近出没。

【地理分布】
阿拉伯角鸮主要分布在沙特阿拉伯西南部、也门和阿曼西南部。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全球数量约为60,000只,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中的最低保护等级“无危”物种。依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该物种被列为二级保护。BirdLife International认为阿拉伯角鸮的种群相对稳定,但仍需更多数据支持以确认其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