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鸮形目 > 鸱鸮科 > 角鸮属 > 圣多美角鸮
圣多美角鸮

圣多美角鸮

英文名:Sao Tome Scops Owl

学名:Otus hartlaubi

【简介】
圣多美角鸮是一种分布于非洲圣多美岛的小型鸱鸮。它们在该岛的低地雨林、次生林及种植园中生活,除体型较大的西仓鸮外,圣多美角鸮是唯一的猫头鹰种类。

【外形特征】
这种鸟类的身体长约18厘米,体重约为79克。面部呈浅红棕色,带有白色下巴和眉毛。头顶和背部为红棕色,带有红褐色的虫纹和黑色的轴状条纹,肩部有黑尖的白点。翅膀和尾巴上有淡黄色和白色相间的斑纹,下体有红褐色和白色的虫纹,以及黑色条纹。虹膜为深黄色,喙和蜡膜为黄色,跗跖和趾为黄赭色。此外,罕见的灰棕色形态也被记录在案。幼鸟颜色较淡,上下体均带有淡棕色细条纹。

【鸣叫特征】
圣多美角鸮发出高亢哨音‘hu-hu-hu-...’,音调略微上扬,比欧角鸮和塞内加尔角鸮的叫声更高且柔和。它们在白天、黄昏和夜晚均会鸣叫,间隔约15至20秒。

【生活习性】
圣多美角鸮生活在原始森林、次生林和种植园内,主要栖息于海拔从海平面到1300米的地区,从400米以上的次生林及丁香、芒果种植园最为密集。它们以昆虫为主食,包括蚱蜢、甲虫和飞蛾,偶尔捕食小型蜥蜴。在白天和夜晚都能看到它们觅食的情景,主要在森林较低层活动,从1.5至10米高的树梢俯冲捕食,有时也会到地面觅食。

【繁殖习性】
雄性圣多美角鸮的睾丸在8月活跃,幼鸟在10月被观察到,繁殖期可能是8月至10月期间。具体繁殖细节尚不清楚。

【外型辨识】
由于体型和鸣叫声有显著区别,圣多美角鸮在圣多美岛上很容易被识别。

【保护状况】
圣多美角鸮现处于易危状态,被列为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上的VU(易危)物种,并受CITES(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目前的全球数量估计在250至1000只之间,种群趋势总体呈现稳定。然而,它们在与其他猫头鹰种的竞争和猫捕食的威胁下生存。另外,农药的使用也可能威胁到它们的生存。

【地理分布】
圣多美角鸮的分布范围仅限于非洲圣多美群岛(位于几内亚湾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