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氏角鸮
英文名:Everett's Scops Owl
学名:Otus everetti
【简介】
埃氏角鸮(英文名:Everett's Scops Owl,学名:Otus everetti)属于鸮形目鸱鸮科角鸮属的鸟类,是菲律宾特有的物种。其体长平均约为22厘米,体重介于120至180克之间。
【外形特征】
外观特征方面,埃氏角鸮的背部呈深棕色,翼羽带有条纹,下体则呈灰白色,胸部有明显的黑色标记。其面部盘为淡灰色并以黑色线条勾勒边缘,耳羽簇形成一个V字形。
【生活习性】
该物种主要栖息于湿润的低地森林、林缘和次生林地带,白天隐匿在植被密集的隐蔽处,夜晚则进行捕食活动。
【鸣叫特征】
埃氏角鸮的叫声是一系列下降音节,听起来几乎像是咆哮声,类似于“oowok!oowok!oowok!grrrr”,而其所发出的鸣唱声则是响亮的“wkuaah”,每两秒重复一次。
【繁殖习性】
埃氏角鸮通常在全年都有繁殖现象,产卵数从1到2枚不等。它们会选择森林中的树洞作为巢穴。目前对其繁殖信息了解有限,但已知其栖息环境对种群数量具有一定影响。
【外型辨识】
与菲律宾角鸮和内格罗斯角鸮相比,埃氏角鸮体型更小,脚部覆盖羽毛较少且脚部尺寸较小。而与内格罗斯角鸮的区别则表现为体型较大,下体颜色为棕色而不是白色,冠羽和上部面部盘为棕色而非红褐色。
【物种区别】
曾有观点认为埃氏角鸮是菲律宾角鸮的一个亚种,但经过研究确认,其实际上是独立的物种。这一发现进一步增加了我们对其生态地位和保护价值的认识。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发布的鸟类红色名录定为无危级别。尽管当地地区内有所分布,但由于缺少种群数量和趋势的数据,以及栖息地的丧失问题,其种群可能正在出现减少的趋势。同时,该物种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II级保护物种。
【地理分布】
埃氏角鸮的常见栖息地包括菲律宾中东部和南部的薄荷岛、莱特岛、萨马岛、棉兰老岛和巴西兰岛。作为菲律宾特有的物种,其地理分布范围相对集中,这也提示我们需要对这些环境进行更好的保护和监测,以确保其种群的稳定与增长。